- 相關推薦
英語詞匯學習法探究論文
[摘要]
在詞塊理論和記憶理論指導下,創(chuàng)設相關情景進行高中英語詞匯教學探究。順應新課改理念,提高高中英語詞匯教學效率。
[關鍵詞]
詞塊理論 記憶理論 英語詞匯
著名語言學家曾說過:“沒有語法,表達甚微;沒有詞匯,表達為零。”這句話反映了詞匯在語言交流中的重要作用。從某種意義上講,一個人掌握的詞匯量的高低決定了他的語言水平的高低,因此詞匯教學應該成為英語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在我國,英語教學屬于外語教學,學生學習英語缺乏自然習得的語言環(huán)境,詞匯的掌握必須通過有意識的記憶來實現(xiàn)。在英語教學的實際活動中,孤立的記憶單詞效果并不好,背記長篇的文章又有點費時,效率不高。根據(jù)詞塊理論和記憶理論以及情景教學理論,有意記憶詞匯可提高英語學習的效率。
一、詞塊理論
學術界對詞塊還沒有統(tǒng)一的明確的定義,段士平從詞塊的三個重要特征,即詞塊共現(xiàn)的頻率性,詞塊存儲和提取的整體性,詞塊可記憶的韻律性,綜合后將詞塊定義為“真實言語交際中以高頻率出現(xiàn)的,大于單個單詞的,以整體形式儲存在大腦中,并可作為預制組快供人們提取使用的多次單位!啊痹~塊的概念模糊了原有的詞匯與語法之間的界限,它不僅包括多詞的搭配,句子框架,還可以擴大到句子或語篇!睆脑~塊的定義來看,詞塊具有較為固定的語法結(jié)構(gòu),穩(wěn)定的搭配和特定的語用環(huán)境,融合了語法,語義和語境的優(yōu)勢。因此,在習得語言時,以詞塊為單位而不是以孤立的單詞為單位進行語言輸入將增加語言輸入的地道性和流利性,并且將為隨后的語言輸出的地道性和流利性奠定基礎。
二、記憶理論
心理學對記憶的定義是:記憶是對過去感知的客觀事物的識記,認知和再現(xiàn)。根據(jù)現(xiàn)代信息處理理論,記憶的三個過程恰好可以解釋為信息的輸入,儲存與提取。就學習而言,記憶是學習的開始,沒有記憶,大腦就失去了加工的原材料,就沒有辦法進行思維活動。按照記憶的目的性,意識性程度,記憶可分為有意記憶和無意記憶。有意記憶是具有自覺目的,采取一定的記憶方法,在必要時還要做出某些意志努力的記憶。無意記憶正好相反。記憶的目的性與記憶效果在某種程度上成正比關系,目的越明確具體,記憶效果就越好。因此,有意記憶的效率明顯高于無意記憶。在有意記憶中,按照記憶方法又可分為機械記憶和理解記憶。通過理解材料的本質(zhì)和特點去記憶的方法叫理解記憶。反之,靠“死記硬背”記憶的方法叫機械記憶。前者依靠聯(lián)系,后者依靠重復。
著名語言學家呂叔湘先生曾經(jīng)說過:外語學習,說到底是個記憶問題。外語教學法派別眾多,但就實質(zhì)而言,歸根結(jié)底也是如何解決學習者的記憶問題。言語學習和言語學習的核心是記憶。記憶在外語學習中非常重要,就某種意義而言,甚至可以說外語學習就是記憶程序。記憶是人類語言能力的先決條件之一,外語學習需要在聽說讀寫等各種言語活動中進行記憶活動。學生要記憶發(fā)音,要記憶語法規(guī)則等等,為提高記憶效果,學生必須要進行有意記憶。
三、教學案例
Step1.在新單元教學開始時,由教師領讀單詞或跟讀光盤讀單詞,強化單詞的發(fā)音。開口讀單詞不需要基礎能力,強調(diào)模仿,因此全班同學都會積極參與,從而調(diào)動了英語學習的積極主動氛圍,為后期的英語知識的輸入奠定基礎。
在實際的英語學習中,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喪失最主要的表現(xiàn)是不怨開口讀單詞,一是因為不好意思;二是因為害怕發(fā)音不準。沒有了抑揚頓挫發(fā)音的支撐,英語就是去了生機和活力,學習英語的學生更是失去了學習英語的動力,最后導致放棄英語。因此領讀這一環(huán)節(jié)非常重要。
Step2.確定好讀音后,我會對考綱詞匯,尤其是考試中易出現(xiàn)的高頻詞匯結(jié)合詞塊理論進行簡明扼要的講解。重點強調(diào)動詞,名詞和短語。
Step3.運用詞塊理論和記憶理論的知識,結(jié)合情景教學法,充分發(fā)揮想象,對上邊總結(jié)的詞匯進行強化記憶。進行新課改后,我校使用的是北師大的英語教材,這套教材每個模塊包含3個教學單元,每個單元有一個topic。每個單元的內(nèi)容生動,活潑,貼近中學生的生活和興趣愛好,并且緊跟時代,有較強的時代感,滿足了中學生對新鮮事物的好奇心,因此受到了學生的普遍好評。我對詞匯的情景編排即幫助了學生記憶單詞,又為學生學習課文進行了先期的預習鋪墊,同時也可以在每個單元學習結(jié)束時,作為檢測學生詞匯認知程度的一種檢測方式。
Step4.在課堂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分組讓學生進行討論,創(chuàng)設新的場景。實踐表明,老師不僅僅是一個知識的傳播者,還是一個思維智慧的啟迪者。教師通過提示性或啟發(fā)性語言,適當引導,指明方向,就能激活學生的思維活力。同時,現(xiàn)代中學生生活的時代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他們見多識廣,思維敏捷,想象豐富,精力充沛,引導適當就會爆發(fā)像核反應一樣的無窮威力。相反,如果聽之任之或強加干涉,破壞力也不容小覷,輕者放棄英語的學習,重者擾亂課堂秩序。
Unit13
1.他的面部表情讓人聯(lián)系到一系列東西:他穿著長袖工作服,沒有胡須。
facial expression connection sleeve uniformbeard;
2.現(xiàn)代女性渴望獨立,愛運動,有敏銳的觀察力,愛整潔,他們都能獲得成功。
desire independent independence athletic sharp neat harvest;
3.一只小麻雀腿斷了在流血躲在凳子下面,不安的我淚流滿面。我的家教(很有學問的人)給了我一個擁抱,安慰我說他會慢慢好起來的。
Squirrel brokenbleed shelter bench upset tear cheek Scholar hug relief。
Step5.任何語言的輸入都是為了語言的輸出和使用。
語言是交流的工具,但它絕不同于一般的生活工具或生產(chǎn)工具。它是人類才擁有的符號體系,是一個民族認識世界,闡釋世界的意義體系和價值體系。它能讓人更聰明,更有智慧。因此如果我們只把英語看作是工具或手段,英語教學只注重手段即只掌握詞匯的拼寫和意義而忽視對學生的基本素質(zhì)尤其是人文素質(zhì)和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到頭來只會竹籃打水一場空得不償失。為了給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打下一個良好基礎,每節(jié)課我都會用抽查的方式讓小組發(fā)言。抽到發(fā)言的同學在與全班同學分享智慧結(jié)晶時,同時擁有了成就感,增強了自信。通過小組討論代表發(fā)言的活動,學生不但接觸到了新的表達方式,豐富拓展了自己的語言系統(tǒng),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溝通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共同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培養(yǎng)了合作精神,團隊精神,獲得成就感。
四、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1.時間分配要合理。不同的教學目標會導致不同的教學側(cè)重點,同時不同的學生基礎也會影響教學側(cè)重點。學生基礎好可以側(cè)重于情景的模擬,讓學生在語言的使用中加深對語言形式和功能的理解。學生的基礎較弱時可以加強語言的輸入和講解,然后慢慢過渡到語言情景的模擬和再現(xiàn)。
2.任何方法的運用都需要結(jié)合實際靈活變通,同時一定要堅持才會出效果。我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剛開始學生的積極性很高,參與性也強,后來有所減弱,并且有同學提出質(zhì)疑:一節(jié)課只能學到單詞,感到吃不飽。實踐證實,我所教的班級的學生在學過單詞后,印象深刻,不易遺忘。到高三總復習時既高效復習鞏固了詞匯,又節(jié)約了時間,真正實現(xiàn)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教學方式和手段的多樣化。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僅限于一個黑板,一張嘴,一根粉筆的交替使用?茖W技術的發(fā)展及其成果的應用使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發(fā)生了變革。我們現(xiàn)在擁有了多媒體教學模式,互聯(lián)網(wǎng)的介入又讓我們足不出戶就可以與世界接軌。因此,詞匯的教學完全可以擺脫單調(diào)乏味的統(tǒng)一模式,我們情景的模擬可以采用看圖說話,視頻簡介,新聞評述等等。用學過的詞匯描述身邊發(fā)生的事,學以致用,真正實現(xiàn)了新課標下教學目標的轉(zhuǎn)變和落實。
參考文獻
[1]wilkins D A.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M].London:Edward,1972:111
[2]段士平.國內(nèi)二語語塊教學研究論述[J].中國外語,2008,5(4)
[3]呂吉爾.有意記憶詞塊:英語學習的高效策略.教學月刊·中學版(杭州),2010.8.45-48
[4]韓寶成.關于我國中小學英語教育的思考.外語教學與研究,2010.4.300-302
[5]桂詩春.記憶和英語學習[J].外語界,2003,(3)
[6]王強,張冬梅.信息加工模式的記憶理論對外語學習的啟示[J].遼寧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5)
【英語詞匯學習法探究論文】相關文章:
高中物理探究學習探究論文06-27
初中歷史教學中探究式學習法研究06-19
論文開題報告的寫作探究07-07
小學數(shù)學教學探究論文09-24
探究教育與人的幸福論文10-10
實施美育教育的探究的論文09-15
門樓的磚雕藝術探究的論文08-07
基于智能手機的高職英語移動學習法探究05-28
探究高中英語詞匯教學方法08-01
英語詞匯學論文論文題目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