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有關(guān)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的重新認識論文
在20世紀西方文學批評的領(lǐng)域,韋勒克、沃倫等人的《文學理論》堪稱經(jīng)典中的經(jīng)典。韋勒克對 “比較文學”的概念加以全面、準確的界定,從而提出了“世界文學”與“總體文學”的概念,然而在文學界“各個聲部”的奏鳴中卻總有聲部處于弱勢。
一、“比較文學”的定義之辯
根據(jù)《文學理論》,“比較文學”首先歸入民俗學的研究當中。①然而如韋勒克所說,直接將“比較文學”等同于民俗學實在太不確切。
“比較文學”的另一個含義來自于法國學派。這一學派以巴登斯貝格(F.Baldensperger)為首,以“莎士比亞在法國”“德萊登對蒲伯的影響”之類研究最常見。
然而,韋勒克也不無揶揄地指出法國學派的優(yōu)在于說明了“西歐文學的高度統(tǒng)一性”②,卻也有其顯而易見的缺失。他們的研究“將重點放在純粹的‘事實’上”而忽略了文學本身的價值。1958年9月就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所在地教堂山舉行的第二屆學術(shù)討論會上,韋勒克宣讀了《比較文學的危機》確立了美國學派的地位。
歌德提出“世界文學”時,對未來文學流露出滿懷深情。韋勒克等認為,“世界文學”更應(yīng)該是“總體文學”,“把文學看作一個整體,不考慮個民族語言上的差別,去探索文學的發(fā)生和發(fā)展”③!笆澜缥膶W”的提出孕育著文學自身研究的超越和跨界特征,也預(yù)示著“比較文學”的誕生。而之中文學聯(lián)系成為一種文化的、審美的聯(lián)系。這樣的比較文學研究才更具有普世價值,更能欣賞到文學藝術(shù)作品的美學價值。雖然提出“世界文學”概念,但是包括韋勒克等人在內(nèi)④,人們總是難逃西方中心主義思維模式論偏見,忽視其他文化圈的文學也應(yīng)是合奏中的一個聲部。
二、處于邊緣地位的文學何去何?
我們都知道,“世界文學”是歌德在閱讀包括中國文學在內(nèi)的一些東方文學作品之后構(gòu)想出來的一個概念。“世界文學”當然也不僅僅局限在西方文學上!笆澜缥膶W”的比較研究也不應(yīng)該由西方文學或者任何一種文學處于主導地位。然而在全球文化和世界文學的語境下,除西方文學之外的文學,如東方文學、拉美文學等文學卻處于尷尬的邊緣。
產(chǎn)生這種現(xiàn)象的直接原因是這些國家優(yōu)秀文學作品的外語翻譯的衰弱、缺席。好的翻譯作品不僅要保持原作的美學風貌,又要適合外語的閱讀習慣。僅以我國《紅樓夢》的兩部優(yōu)秀英語譯本為例:一部是楊憲益夫婦所譯,另一部是英國漢學家戴維?霍克斯和閔福德的譯本。前者語言更忠實原著,就其可讀性和美感度而言更適合停留在圖書館中供學者品評。而后者應(yīng)和了英語讀者的閱讀喜好而更為流傳。⑤因而文學作品如何忠實原作又適合譯文閱讀的兩全其美是很相當困難的。這樣的困難勢必導致優(yōu)秀作品的“閉關(guān)鎖國”。
此外,西方中心主義的思維模式已然成為一個根深蒂固的偏見。 但“世界文學已不再局限于歐美的狹隘概念,而成為全球化時代的審美現(xiàn)實”⑥已成趨勢。
只有保證文學的名族性,才能走向世界!笆聦嵣,恰恰就是‘文學的民族性’以及各個民族對這個總的文學進程所作出的獨特的貢獻應(yīng)當被理解為比較文學的核心問題!雹
莫不如馬爾克斯植根于拉美民族的瑰麗神話、浩渺山水而撰寫的《百年孤獨》的傳奇才讓全世界為之驚嘆、感動。莫不如南非作家?guī)烨袑倚呐K的剖析,勇敢揭示本民族根深痼疾之《恥辱》才贏得世界讀者的目光。每一個民族的文學都應(yīng)在世界文學的大合奏中演奏屬于自己的聲部,正是這種自由、個性的聲調(diào)才成其文學自身的偉大,才使世界文學更具多樣性的魅力。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的重新認識論文】相關(guān)文章:
比較文學的小論文05-25
比較文學的相關(guān)論文08-30
比較文學相關(guān)論文06-04
比較文學論文范文04-28
比較文學論文4000字05-23
比較文學定義研究論文06-05
比較文學論文提綱格式05-22
比較文學方面的論文10-02
比較文學雙語創(chuàng)新模式論文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