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用的禪意的語錄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熱門】2023年禪意的語錄集錦30句
佛語有云: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是為人生七苦。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提供的禪意的語錄30句,歡迎閱讀借鑒。
1、心不馳求,不妄想,不緣諸境,即此火宅塵勞便是解脫。
2、世上的人終其一生,都在尋求某個寶貴的東西,然而找到的人不多。即使幸運地找到了,那東西也大多受到致命的損份。但是,我們必須繼續(xù)尋找。
3、人只有感恩的本分,沒有埋怨的權利。
4、人不敬我,是我無才;我不敬人,是我無德;人不容我,是我無能;我不容人,是我無量;人不助我,是我無為;我不助人,是我無善。凡事不以他人之心待人,而以自己之德行納人助人,必得天下人心,可為大勢勝局。
5、我愛他們,因為他們愛我。
6、佛說:菩薩所做的善事,不應貪求果報,所以說菩薩不為福德而行善。
7、(法藏比丘)具足五劫,思惟攝取莊嚴佛國清凈之行!幌驅V厩f嚴妙土。……于不可思議兆載永劫,積植菩薩無量德行。……教化安立無數(shù)眾生,住于無上正真之道!稛o量壽經(jīng)》卷上
8、放松能使我們身心健康,發(fā)生任何事,遇見任何人,都不必害怕,不要擔心,心存感謝,就能面帶微笑。一個人如果經(jīng)常處在緊張、憂愁、憤怒的狀態(tài),或挖空心思、胡思亂想而又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那么他的臉上一定缺乏笑容,從而造成心理不健康,結果身體也不會健康。
9、生活中,當你春風得意時,留點空白給思考,莫讓得意沖昏頭腦;當你痛苦時,留點空白給安慰,莫讓痛苦窒息心靈。當你煩惱時,留點空白給快樂,煩惱就會煙消云散,笑容便會增多;當你孤獨時,留點空白給友誼,真誠的友誼是第二個自我。留一點空白,這是人生的真理;留一點空白,這是生活的智慧。
10、老子在《道德經(jīng)》中說:"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優(yōu)勢和劣勢都是相伴而生、相對而言的。有的時候,人的劣勢也可以是優(yōu)勢,因為這些是獨一無二的。所以,只要練好內(nèi)功,最大的劣勢可能反而會變成最大的優(yōu)勢。
11、惱亂身心名煩惱障,覆所知境無顛倒性令不顯現(xiàn),名所知障。
12、雖然世人皆知誘惑苦,但仍無法抵制誘惑。究其原因,就是弄不清什么是需求,什么是欲求。心中無欲無求的人,不僅不為誘惑所動,還能舍身成就自己的修為,同時也保全他人的尊嚴。
13、很多時候我們做人失敗,修行不成功,其原因是我們對自己缺乏智慧的自醒和自察,反而對他人投入了豐富的鑒別和想象。對自己的起心動念、言行舉止糊里糊涂;對他人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卻一清二楚。其實我們應該做到嚴于律己、寬以待人,這樣才能使我們進步和成功。
14、革命從來就是革他人的命,而不是革自己的命。懺悔如同革命,若以為是"我",便不能真懺悔。
15、問:"生抱著慈悲方便心理處世,想當為世人所歡迎,倘遇小部分者不諒,譏為假慈悲,應抱如何態(tài)度對待?"答:"俗人笑道,自古不免,各行其是,不去理他。"
16、我們生活在一個聯(lián)系越來越緊密的世界,當一個人摒棄自私的行為,為別人付出的時候,從某種程度上說就是幫助了自己。因為在這個崇尚合作的世界中,沒有一個人能擔當全部,一個人價值的體現(xiàn)往往就維系在與別人互助的基礎之上。
17、于小罪中,生極重想,設其作已,恐怖憂悔。
18、充滿疑慮的人,既懷疑自己的能力,也不肯信任他人。
19、上天不愿給你的,任你怎樣伸手祈求,終不得求;上天愿意給你的,任你如何錯過,也會繞過幾個彎送到你手里。命里有時終會有,命里無時莫強求。不強求,指的是不執(zhí)著,并不是指不努力;努力并不等于偏執(zhí)性進取。因上努力,果上隨緣。
20、超脫于心隨性生活煩惱隨心而生,善隨心而起,罪也隨心而起。心是人們的人生中最難以突破的局限,很多人因為莫名的煩惱而耽誤了大事,因莫名的愧疚讓自己的生活處于悔恨之中。而禪,讓人們超脫于心之外,隨性生活。
21、人生途中或許疲憊,或許沉重,但要有一份美麗的心情,就會覺得欣慰,就會充滿自信。好好珍惜人生,盡情擁抱生活,雖然辛苦,也會咀嚼出甘甜與芬芳的神韻!快樂從來不是永恒,痛苦也只是過程,沒有誰能拒絕春天來臨,沒有誰能永遠都做好夢,快樂掌握在自己手里,是要自己去找尋,看淡一切,善待自己!
22、快樂是生命的支點,無論生活給我們什么,我們都要從快樂出發(fā)。給我風和日麗,我就是一朵欣然綻放的花朵;給我曲折,我就是那條歡快的向前奔流的小溪;給我寬廣,我就是那只凌空翱翔的雄鷹;給我風雨,我就是那根經(jīng)得起千磨萬擊還堅勁的翠竹。無論怎樣,也不要改變我們對生活的熱愛,無論怎樣,我們也不放棄對快樂的追求,無論怎樣,都讓生命不被生活中的煩惱所束縛,讓心靈自由自在,讓每一天的生活都精彩紛呈。
23、神魂蕩漾,暗拋紅淚。
24、人如果不知足,就沒有安全感、不快樂,甚至有挫折感、恐怖感,這樣你的靈性資本開始欠缺。所以, 即使不學佛,也要堅定地做一個善 人,要提升你自己的靈性,提升自己的智慧。佛家有言"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一個人已經(jīng)切實地感受到靈性資本的存在,就開始步入圣賢之道。
25、我們永遠不要放棄增長智慧,它是帶領我們脫離黑暗的善知識。
26、當一個人放下恩恩怨怨或者種種事事非非的時候,他就會覺得:天底下沒有什么困難、沒有什么人可以妨礙我、打倒我。
27、若你不理人,人也不會理你;若你不信人,人也不會信你;若你不容人,人也不會容你;若你不愛人,人也不會愛你。這個世界很公平,你付出什么,就得到什么;你付出多少,就得到多少。你付出和便得到容;你付出謙便得到尊;你付出善便得到緣,你付出苦便得到福。每個人都是自己的珍寶,只要你懂得開采。
28、緣來則去,緣聚則散,緣起則生,緣落則滅。
29、底事分明在己躬,不須向外問窮通。但能角處回光照,莫被塵勞困主公。兀兀不修善,騰騰不造惡,寂寂斷見聞,蕩蕩心無著。
30、怨親等苦,先救怨者。見有罵者,反生憐憫——《優(yōu)婆塞戒》
【禪意的語錄】相關文章:
實用的禪意的語錄錦集45句10-09
心情語錄經(jīng)典語錄11-18
張小嫻語錄經(jīng)典語錄12-27
動漫語錄經(jīng)典語錄10-18
感動語錄經(jīng)典語錄11-10
旅行語錄經(jīng)典語錄11-11
友情語錄經(jīng)典語錄11-13
經(jīng)典語錄情感語錄11-13
喝酒語錄經(jīng)典語錄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