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與文學》
【本書書摘】
1、“由于負擔過分沉重的使命,由于受不可遏止的創(chuàng)作激情的驅使,必然不顧一切地要去完成他的作品從而導致個人生活的破壞。”P24。
2、“面臨尼采早已預見到的情形:心理學以自己的名義而崛起,甚至大有要吞并哲學之勢”P36
3、“在精靈的本性中,智慧與愚蠢是體的,相同的,只要它們被阿利瑪表現(xiàn)出來,它們就是一體。”P82
4、時代精神是一種宗教,或者說得好一點,是一種信念,它同理智絕對沒有任何聯(lián)系,然而卻被拿來當作衡量一切真理的`絕對尺度,并被認為始終符合于常識。時代精神不可能納入人類理智的范疇。它更多地是一種偏見,一種情緒傾向。它以一種壓倒一切的暗示力,經(jīng)由無意識,作用于那些柔弱的心靈,使它們隨波逐流。P32
作者: 榮格
出版社: 三聯(lián)書店
譯者: 馮川 / 蘇克
出版年: 1987-11
頁數(shù): 257
更多推薦:
學前兒童發(fā)展心理學
心理學入門書籍導讀
謠言心理學書籍簡介
【《心理學與文學》】相關文章:
《心理學與文學》簡介05-12
心理學與偽心理學11-09
文學史文學教育與文學讀本的探究論文07-25
心理學與生活定律10-27
網(wǎng)絡文學與傳統(tǒng)文學對比思考論文08-25
網(wǎng)絡文學與傳統(tǒng)文學探討論文08-24
語文學習與語言文學素養(yǎng)探索11-12
文學與影視的互動10-14
宋代家族與文學論文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