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7中學教師資格證備考題及答案
一、單選題
1.教育既是傳遞和深化文化的手段,又是文化本體。這體現(xiàn)了( )
A.教育的文化功能
B.教育的雙重文化屬性
C.教育的本質屬性
D.教育的社會屬性
【答案】:B
【解析】:
從廣義上說,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但教育又是一種非常特殊的文化,因為教育既是文化的構成體,又是文化傳遞、深化與提升的手段。這就是教育的雙重文化屬性。
2.心理起源說認為教育起源于( )
A.勞動
B.模仿
C.學習
D.本能
【答案】:B
【解析】:
美國教育學家孟祿在批判教育的生物起源說的基礎上提出了教育的心理起源說,他認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兒童對成人的無意識模仿。
3.( )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在完成某一階段的工作時,希望受教育者達到的要求或產(chǎn)生的變化。
A.教育目的
B.課程目標
C.教學目標
D.培養(yǎng)目標
【答案】:C
【解析】:
題干描述的是教學目標的概念。
4.各類研究中唯一能確定因果關系的研究是( )
A.觀察研究
B.實驗研究
C.調(diào)查研究
D.行動研究
【答案】:B
【解析】:
實驗研究的目的是發(fā)現(xiàn)事物間的因果關系,是各類研究中唯一能確定因果關系的研究。
5.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態(tài)度和能力的課程,屬于( )
A.實踐型課程
B.研究型課程
C.拓展型課程
D.知識型課程
【答案】:B
【解析】:
基礎型課程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基礎學力;拓展型課程注重拓展學生的知識和能力;研究型課程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態(tài)度和能力。
6.影響課程開發(fā)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
A.兒童發(fā)展
B.社會需求
C.學科特征
D.教師能力
【答案】:D
【解析】:
影響課程開發(fā)的主要因素有兒童發(fā)展、社會需求和學科特征。
7.《學記》指出,“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這啟示我們在教學中要注意運用()
A.談話法
B.討論法
C.參觀法
D.練習法
【答案】:B
【解析】:
題干的描述表明在教學中要注意運用討論法。
8.()提出,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倫”。
A.孔子
B.荀子
C.孟子
D.韓非子
【答案】:C
【解析】:
孟子認為教育是擴充“善性”的過程,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倫”。
9.以下不屬于安全教育的基本途徑的是( )
A.課堂教學
B.專題活動
C.綜合實踐活動
D.心理健康教育
【答案】:D
【解析】:
安全教育的基本途徑主要有:日常生活、課堂教學、專題活動、實踐鍛煉、綜合實踐活動等。心理健康教育不屬于安全教育途徑的范疇。
10.下列選項中不屬于現(xiàn)代學制的主要類型的是( )
A.雙軌學制
B.單軌學制
C.分支型學制
D.復合型學制
【答案】:D
【解析】:
現(xiàn)代學制主要有三種類型:一是雙軌學制,二是單軌學制,三是分支型學制。
二、填空題
1.運用榜樣示范法的要求有哪些?
【答案】:
(1)選好學習的榜樣;(2)激起學生對榜樣的敬慕之情;(3)狠抓落實,引導學生用榜樣來調(diào)節(jié)行為,提高修養(yǎng)。
2.簡述觀察學習的過程。
【答案】:
班杜拉把觀察學習的過程分為注意、保持、復現(xiàn)和動機四個子過程。(1)在注意過程中,觀察者注意并知覺榜樣情境的各個方面。(2)在保持過程中,觀察者記住從榜樣情境中了解的行為,以表象和語言形式將它們在記憶中進行表征、編碼以及存儲。(3)在復現(xiàn)過程中,觀察者將頭腦中有關榜樣情境的表象和符號概念轉為外顯的行為。(4)在動機過程中,觀察者因表現(xiàn)所觀察到的行為而受到激勵。他還認為習得的行為不一定都表現(xiàn)出來,學習者是否會表現(xiàn)出已習得的行為,會受強化的影響。
3.簡述校本課程開發(fā)的途徑
【答案】:
(1)合作開發(fā);(2)課題研究與實驗;(3)規(guī)范原有的選修課、活動課和興趣小組。
三、材料分析題
著名作家三毛上初二時數(shù)學成績不好。有一次,她發(fā)現(xiàn)數(shù)學老師每次出小測驗的題都選課后練習題,于是她就在測驗前狠下一番工夫背這些題,結果一連考了6個100分。數(shù)學老師感到很奇怪,就決定在自修課上臨時考她,結果三毛考得一塌糊涂。憤怒的老師馬上當著全班學生的面說:“我們班上有一個同學最喜歡吃鴨蛋,今天老師想請她吃兩個。”在全班學生的哄笑聲中,老師拿來毛筆在三毛的眼睛周圍重重地畫了兩個大圓圈。三毛在回憶中說:“我情愿老師打我一頓,但他給我的卻是自己一生都沒有受過的屈辱,這件事的后遺癥三天后才顯現(xiàn)出來。那天早晨上學,我走到走廊上,見到自己的教室時立刻就昏倒了,并且越來越嚴重。到后來,早上一想到要去上學,便害怕得立刻昏倒,失去知覺。”
問題:
請分析材料中的數(shù)學老師違背了哪些德育原則。
【答案】:
有效地進行德育,不僅要掌握德育工作的特點,客觀上也需要依據(jù)一定的原則來解決和處理好各種各樣的關系和矛盾;掌握德育工作的基本原則,是卓有成效進行德育所必需的。而三毛的數(shù)學老師發(fā)現(xiàn)了三毛的錯誤,沒有進行個別教育,直接在全班同學的面前用極端的手段打擊學生,沒有正面教育,疏通引導,使學生喪失了信心,從此害怕上學,造成嚴重的負面效果。
如果我是三毛的老師,我會對學生曉之以理,導之以行,以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嚴格要求與尊重信任相結合,讓德育發(fā)揮到最大效果。
【中學教師資格證備考題及答案】相關文章:
word考題(附答案)09-18
戰(zhàn)略管理考題及答案02-26
2017小學教師資格證備考題及答案03-24
2017年中學教師資格證綜合素質備模擬練習題及答案03-10
最新中學教師資格證教育知識與能力模擬考題03-10
2017會計從業(yè)資格證考試《會計基礎》備考題及答案01-21
2017中學教師資格證教育知識與能力考題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