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國際商務師理論與實務考點:價格術語的慣例
國際貿易慣例的適用是以當事人的意思自治為基礎的,因為,慣例本身不是法律,它對貿易雙方不具有強制性,故買賣雙方有權在合同中作出與某項慣例不符的規(guī)定。但是,國際貿易慣例對貿易實踐仍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有關貿易術語的慣例有:
1、《1932年華沙牛津規(guī)則》
國際法協(xié)會專為解釋CIF貿易術語而制定
2、《1941年美國對外貿易定義修訂本》
解釋了6種貿易術語,注意其中對FOB和FAS的解釋
3、《2000通則》(INCOTERM2000)
13種術語
《2000年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INCOTERMS2000》)
《2000年通則》于2000年1月1日起生效,它標志著國際貿易慣例的最新發(fā)展。
《2000年通則》的適用范圍
《2000年通則》明確了適用范圍,該《通則》只限于銷售合同當事人的權利、義務中與交貨有關的事項。其貨物是指“有形的”貨物,涉及與交貨有關的事項,不涉及貨物所有權和其他產權的轉移、違約、違約行為的后果以及某些情況的免責等。有關違約的后果或免責事項,可通過買賣合同中其他條款和適用的法律來解決。
【國際商務師理論與實務考點:價格術語的慣例】相關文章:
國際商務師理論與實務考點:國際勞務的種類03-18
國際商務師理論與實務考點:國家實施貿易03-18
國際商務師理論實務考點:商品檢驗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