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區(qū)高職院校教師教育科研對策研究-以廣西部分高職學院為
摘要:民族地區(qū)高職院校欲獲良性發(fā)展,須摒棄重教學輕科研的思維與做法,堅持走教學與科研并的正確之路。本文通過對廣西高職院校教師教育科研狀況的調查,指出現存問題,提出解決對策,以期為民族地區(qū)高職院校大力開展教育科研提供新的思路。
關鍵詞:廣西;民族地區(qū);高職院;教育科研
高等職業(yè)院要實現良性發(fā)展,其教學與科研工作必須雙管齊下,但許多學校至今未能做到,有思想認識、觀念上沒有領悟其中的緣由與道理的原因,也有高職院校辦學的人、財、物等方面的原因,仍舊用一條腿走路,只重視教學而忽視科研,這大大限制了學校的跨越性發(fā)展。為了能更深入了解廣西高職院校教師教育科研開展情況及存在的問題,探索民族地區(qū)高職教育科研發(fā)展的新思路,課題組選取較具代表性的8所高職院校作為樣本,展開了實地調研。調查發(fā)現,近年來,廣西高職院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取得了可喜成果,但也存在許多令人堪憂的問題,亟待多方合力解決。
一、廣西高職院校教師教育科研的困境所在:
1、學校對教育科研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黨政領導班子是學校各項工作的領導核心,是學校長遠發(fā)展規(guī)劃的主要制定者與參與者,因此,他們的意志和決策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校的發(fā)展重心。課題組發(fā)現,許多高職院校對教育科研工作已經得到了一定的重視,但由于職業(yè)教育的復雜性,教學任務的艱巨性等原因,對教育科研工作的開展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使得辦學的核心思想還是局限于“以教學為中心”,這反過來又限制了教學工作本身的進步。受學校辦學重心向教學偏移的決策影響,普通教師也將科研工作放在次要位置。這種認識不足具體表現在:
(1)將教學質量視為硬任務,教育科研水平當作軟指標。許多高職院校均能牢牢抓住教學質量這條生命線,這是因為教學質量直接關系到培養(yǎng)學生的質量,培養(yǎng)質量決定了學生的就業(yè)與發(fā)展,就業(yè)率直接影響到學校的聲望,而良好的聲望在促進教學質量進一步提高的同時,將會給學校來年招生、學科建設、經費申請等帶來一系列積極的連鎖效應(如圖1)。與此同時,科研工作給學校帶來的優(yōu)勢并不像教學工作那樣立即顯現,因此學校沒有把科研水平看作提高學校教學質量的基礎和衡量學校水平的重要指標。調研中,我們發(fā)現,在人才引進上,從事教學和從事科學研究的教師有著兩種待遇:某校同時引進了一名專任教師和一名科研人員,他們在學歷、年齡、能力等方面無顯著差異,但是專任教師馬上獲得編制和一臺筆記本電腦,而科研人員僅拿聘用的待遇。重教學輕科研的思想可見一斑。
(2)有的教師囿于“所采用理論”而不自知,對科研持應付乃至抵觸的情緒。教師的教學生活最容易引發(fā)思考,是獲取科研論題的前沿,而教研成果又可進一步指導教學,可以說,教學與科研是相互促進的關系。但是,許多教師囿于“所采用理論”[ 注:“所采用的理論”是指可對教師的教學行為產生重要影響,但卻不容易被意識到,而且不容易受新信息的影響而產生變化,而是更多地受文化和習慣的影響。],受自身教學習慣和知識儲備的制約,沒能在課堂中及課后意識到教法、教學內容等有待挖掘之處,很難推陳出新,也不能形成特色鮮明的教學風格。因此,這類教師的教學工作沒能有效指導科研,他們在遇到課題申報和準備職稱評定成果時,往往不知如何選題,只能拼湊材料,應付了事。
(3)教師參加科研工作的功利性較強。課題組在調研中發(fā)現,在調研的教師中35.63%的教師參加教育科研是出于對評職稱和經濟的需要,31.90%的教師是為了自身素質與能力的提高,19.84%的教師是為了解決教育教學改革的實際問題,9.33%的教師是由于領導要求、服從學校的安排,3.67%的教師不明其中的意義,只是為了與大家保持一致。這一現象說明,教師從事教育科研大多是為了自身職業(yè)的順利發(fā)展,為了評職稱,功利性較強。為科研而科研的情況較嚴重,沒有從以科研促教學、以科研促管理的角度來對待科研工作。
2、科研經費投入不足。
高職院校由于教師科研成果不足、高級職稱的教師人數較少、優(yōu)質專業(yè)和精品課程數量匱乏、優(yōu)勢難以顯現等主客觀因素的存在,使得在教育科研項目申報上的競爭力不足,即使項目得以成功申報,有的課題仍是自籌經費,這需要學校撥出專項經費予以支持。但許多學校對教育科研工作的支持較為乏力,表現在:
實驗室、實訓室建設進度緩慢,導致科研不能有序開展。
科研所需文獻資料不能得到保證。
(3)學校沒有專項經費支持科研,即使配備了經費,也經常被挪作他用。
教師接受教育科研培訓的機會少且渠道單一。
在問卷“您接受過哪些層次的培訓”一題中,29%的教師反映沒有接受過培訓,37%的教師接受過校級培訓,僅有34%的教師接受過縣(市、區(qū))級以上的培訓;在“您校是否組織召開過教育研究研討會”一題中,14%的學校定期召開,16%的學校經常組織,52%的學校偶爾召開,18%的學校沒有召開;在談到教師在教育科研方面遇到的主要困難時,26%的教師均反映“學習培訓機會少”,高于“沒有經費”(20%)、“沒有時間”(17%)、自身科研能力不強(13% ),文獻資料不全(9%) “領導不重視”(4%)等。從調查情況上看,教師對科研培訓的渴望是很強烈的。
3、教師迫于教學任務繁重,難以肩負科研工作。
目前,廣西的公辦高職院校已開始探討、實施績效工資制度改革,此項制度實行后,教師的薪酬待遇與職稱、工作量的關聯(lián)度更高,其中工作量又包括教學工作量和科研工作量,顧名思義,科研成果豐碩的教師除了在職稱評定中占據優(yōu)勢之外,還能憑借科研工作量飽滿而使自己的工資級別提升,這使得許多教師開始關注科研工作。但是,高職院校教師的教學工作任務十分繁重,除了完成理論講授外,還得帶學生下車間參加實訓,課后還要進行作業(yè)批改、備課等工作,擔任班主任的教師則還得經常關注學生思想動態(tài),及時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這一連串的工作,使教師分身乏術,根本無暇顧及科研,故很難有高質量的學術成果發(fā)表,這也就很難躋身一年一度的自然科學及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的獲獎行列。
二、提升高職院校教師教育科研水平的建議
1、加大宣傳,更新觀念,建立科研目標責任制
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大宣傳力度,促使高職院校真正認識到教育科研工作對學校發(fā)展的重要性。教育行政部門負有統(tǒng)籌規(guī)劃及指導高等學校自然科學和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工作的職能,對于高職院校重教學輕科研的現象要及時介入、加強宣傳,通過樹立典型,讓其切實認識到科研同樣是衡量學校辦學水平,乃至學校聲望的硬性指標;科技成果轉化率、產學研結合的效果等因素已被當成衡量學校開展社會服務水平的標志,同樣能直接影響著學校發(fā)展的后勁。
在促使學校上下轉變思想、更新觀念的同時,還應根據自身特點,建立科研目標責任制。所謂科研目標責任制,就是明確各個部門的科研職責與任務,并以量化的方式固定下來。建立由學院領導、科研處、系部領導組成的三級科研組織機構,明確各自的工作職責,統(tǒng)籌規(guī)劃學院的科研工作,制定學院教學、科研工作考核條例,及時組織教師申報國家和自治區(qū)級的科研項目并指導實施;為了更好的開展教育科研工作,系主任要教學、科研一起抓,制定系部的科研工作計劃,可在系部設科研秘書。科研秘書負責具體的科研工作,其職責是:①協(xié)助主管領導做好組織系部科研項目和科研成果及各類評獎的申報工作。做好本單位各年度科研項目、經費、各類成果、獲獎和學術活動的統(tǒng)計、上報工作。②掌握本單位科研項目的基本情況,向系領導和科研處報告進展及有關重要動向,填寫有關報表,協(xié)助做好科研成果的鑒定和評審工作。③負責系部教師每年科研成果分類統(tǒng)計、完成年終科研工作量的計算工作 ,為教職工申報職稱做好材料準備工作,方便年終考對科研工作量的定量考核。將科研工作的情況與分配、評優(yōu)等掛鉤,提高教師科研工作的積極性。
2、千方百計籌集增加科研經費,改善科研條件
充足的科研經費、便利的科研條件能激發(fā)教師們主動投身于科研,這毋庸置疑。因此,高職院校要建立健全科研經費保障機制,積極拓寬經費籌措渠道,并將增加科研經費列入學校領導的議事議程中。具體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積極爭取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對學校的投資,特別是在校企合作中,將合作經費抽取適當比例用作科研基金。
(2)利用優(yōu)勢學科的科研成果做基礎,積極組織申報國家級、省部級、地市級科研項目,提高命中率,爭取經費支持。
(3)努力申報橫向課題,積極爭取地方政府、企事業(yè)單位委托的科研項目及經費支持。
(4)在學校的創(chuàng)收經費中,劃出一定比例作為科研經費。[ 馬細珍等.湖南省?茖W校科研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其對策[J].湖南城建高等?茖W校學報,2002.12.]
培訓機會少、培訓效果不理想是許多高職教師教育科研工作難以有效開展的原因,而廣西高等學校師資培訓中心肩負著制定廣西高校師資培訓規(guī)劃和年度計劃;組織協(xié)調廣西高校師資培訓工作,承擔廣西高等院校教師培訓的大部分任務和自治區(qū)教育廳委托的有關師資培訓任務等職責[ http://gxttc.gxnu.edu.cn/about.asp?owen1=中心簡介&owen2=中心歷史],因此,為高職院校教師提供多渠道、多層次、高質量的在職或脫產培訓就成了其義不容辭的責任。
根據高職院校教師不同的培訓需求,高師培訓中心可依托廣西師范大學的辦學條件以及區(qū)內重點高校的師資和學術方面的優(yōu)勢,邀請不同領域的專家進校講學、開展專題研究、協(xié)助教師開展行動研究。
培訓內容可根據高職院校教師的需求設計一系列專題:職業(yè)教育基本理論、教育科研的理論與方法、教育科研課題申報的方法與技巧等。通過多渠道、深層次的研習,要求教師們不但能掌握教育科研基本理論知識,掌握資料搜集、實地調研、數據收集與分析、結果論證等的方法,還能提高教師和科研技能,讓教師通過培訓,知道怎樣在教學中找課題,怎樣申請課題、怎樣做課題、怎樣結課題,更重要的是如何使教師的教育科研與自身的教學工作有機地結合起來,為教學服務,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在方式上可采取分段集中培訓和在崗研修相結合的形式?善赣帽究圃盒=逃蒲心芰姷睦蠋熥鳛閷,采取面對面的指導,可大大提高培訓的實效性。
4、在新形勢下,重新論證教師崗位設置與聘任方案。
為了凸顯科研工作對學校發(fā)展的重要性,摒棄以前完全以教學為中心的做法,可考慮重新論證教師崗位設置與聘任方案。教師崗位類型可分為教學型和教學科研型兩種,前者要求教學工作量占總工作量比例較大,對科研成果量的要求較低,后者要求教學與科研各占一定比例,科研工作量和抵消一定課時數。在第二種崗位類型中,由于科研能與教學任務相抵,就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教師的教學壓力,使其能抽出時間精力潛心搞科研,也為學校整體科研實力的提升創(chuàng)造了可能。
參考文獻:
[1] 裴娣娜. 教育科研方法 [ M] 安徽教育出版社 199.8
[2]黃磊.高職院校青年教師科研素質的現狀分析與原因探究[J] .華章,2009(01):79.
[3]陸璐.提高高職院校青年教師科研素質的對策與有效途徑[J] .華章,2009(01):68-69.
[4] 徐建中,徐瓊霞.高職院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地位與作用[J].江蘇社會科學,2008教育文化版:70-73.
[5] 楊永,李建英.高職院校青年教師借助教科研成長的模式探究[J].時代人物,2008(04):45-46.
Abstract: For vocational schools in minority areas were positive development, to be rid of re-thinking teaching and practice of light research, teaching and research and stick to the right way. Based on research and teacher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schools in Guangxi status of the investigation, tha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with a view to vocational schools in minority areas to carry out education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provides strong new ideas.
Keywords: Guangxi Regional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民族地區(qū)高職院校教師教育科研對策研究-以廣西部分高職學院為】相關文章:
高職院校教育研究的定位及方略12-02
淺析高職院校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困境與對策研究03-07
試論研究高職院校英語教育問題及對策論文03-04
關于高職院校二級學院績效管理研究11-26
高職院校課程建設的研究與實踐11-23
關于高職院校的辦學定位研究12-12
高職院校行政管理研究03-29
高職院校文化與學生管理研究12-10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