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給學困生不僅愛心還要愛的藝術的論文
【摘要】在小學教育教學中,學困生幾乎在每個班級都存在。教師在進行學困生轉化工作時,必須深刻分析學困生的形成原因,才能把握好教育的時機,講究轉化方式,有針對性地進行轉化工作,給學困生不僅是愛心,還要有愛的藝術,相信絕大多數(shù)學困生是可以轉化的。
【關鍵詞】小學教育 學困生 成因 轉化方式
“砰、砰、砰”,這奇怪的聲音從五年級教室傳出,給正在上課的校園增添了幾分恐怖。我走到教室旁一看,看到數(shù)學老師正生氣的將三個學生的椅子丟到走廊上,還不解氣,又上前抓起椅子邊踩邊嘟嚷著:“叫你們搗蛋、叫你們不聽課……”把椅子踩了個粉碎?龋∮质且焕龑W生不但不聽課,還“搗蛋”的事例發(fā)生了。在學校,我們常常會聽到老師發(fā)出“現(xiàn)在的學生越來越難管教” 抱怨之聲。這些學生不但自己不學習,還常在課堂上“搗蛋”,嚴重影響教學秩序的。不少教師感到教師越來越難當,后悔當初選錯了職業(yè)。問題出在哪里?我認為: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師的教育理念、教學態(tài)度和教學藝術是其中之一。教育應該給予學生什么?對于這個問題,不同的教師有不同的答案。在對待教育學生的認識上,特別是對待學困生的轉化上,有的教師方法簡單;有的教師“恨鐵不成鋼”,缺乏耐心;有的教師對學生挖苦諷刺、體罰,缺乏愛心;有的教師教學藝術差,對學生的教育感到無能為力,缺乏信心。
在小學教育教學中,每一個班級里總會有一些在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他們成績差,上課睡覺,貪玩,懶惰,對學習不感興趣,喪失信心,性格內向,不愛交流等,這些都是學困生的表現(xiàn)。怎樣轉化學困生,一直是教師頭痛的問題,盡管很多教師為此已經(jīng)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我想只要找出學困生的形成原因,對癥下藥,一定是可以轉化的。
1.學困生的成因
1.1 家庭教育:有些家長認為教育是學校的事情,從不關心孩子在學校的表現(xiàn),開家長會有時也不愿意參加,甚至連自己的孩子讀幾年級、在哪個班都不知道。他們整天忙自己的事,有空閑時間也不愿意管孩子的生活、學習是否開心,對孩子是否提早或推遲回家,性格突然變化等會無動于衷。
還有些家長忙于掙錢,把孩子留在家里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照看。而老一輩們能管好孩子的吃、穿就不錯了,對孩子的心理、情感、學習無能力過問,以至于孩子性格內向、貪玩、懶惰,不懂得關心他人、放松學習,甚至受外界誘惑而改變自己等等。
1.2 學校教育:由于分工不同,科任老師除完成課本內容和相應的德育教育外,與學生接觸機會很少,加上班上學生人數(shù)多,無暇顧及所有學生。對學困生關心、輔導不夠。對違反紀律和學習成績差的嚴加批評或指責,使學生在教師心目中失去地位,學習、表現(xiàn)越來越差。
1.3 社會因素:經(jīng)濟時代,一切為了生存而牟利,社會上新奇的東西層出不窮,加上閑散自由人員多,而小學生的意志力較脆弱,禁不起形形色色的誘惑,很容易受社會影響而改變。
1.4 自身因素:學困生學習上不去,并不是他們智力低下,不夠聰明,而是情商發(fā)生了障礙,沒有樂觀向上、積極進取的良好情緒,以致形成懶惰、自制力差、貪玩等思想導致學習走向低谷。
2.學困生的轉化方式
首先教師要樹立一個“為了一切孩子”的思想,一個孩子對教師而言是百分之一或百分之二的希望,而對一個家庭來說卻是百分之一百的希望。教師多關心和引導每一位學困生,決不能“落下一個”。這對學生、對家庭、對教師都非常有利。
2.1 給予關愛,多感化學困生。
很多學困生由于缺乏家庭的關愛,教育,容易形成孤獨,悲哀,甚至逆反心理。教師應給予更多的學習生活上的關愛,經(jīng)常與他們談心、交流。有時一個微笑,一個動作,可以清除學生對老師的偏見,消除他們心里認為“差生”的想法。讓他們親身體驗、感受教師在關心自己,弄清老師是完全出于善意為自己好,而對自己無微不至的關心和諄諄教導,他們就會樂意聽從和接受教師的教育,并努力把教師的要求轉化為自己的行為。古云“親其師,信其道”。對學困生轉化工作十分有利。
2.2 制定目標,嘗試成功。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成功的。如果在做某件事時,制定一個可以達到目標。從而獲得成功的滿足感,才能使其自信起來。每開學初,我都要求每一位學困生制定各自的目標。通過作業(yè),課堂回答問題,認真督促檢查執(zhí)行情況,并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對測試成績也大膽公布,但不是具體分數(shù),而是某某同學進步了多少分。例如:我班有兩位同學上課從不發(fā)言,成績差。我根據(jù)其本人目標,要求他們每節(jié)課至少發(fā)一次言,完成每天的作業(yè),不懂的抄好交給老師或問老師。經(jīng)過近一個學期,數(shù)學成績進步不少,他們每次進步,我都會表揚他們,讓其嘗到成功的喜悅,他們更有干勁學好數(shù)學了。
2.3 對學困生不但要有愛心,還要有愛的藝術。
繁體字的“愛”,一是中間有“心”,二是下端有“友”。這說明我們對待學生要以朋友平等的方式用心去輸導。愛學生要講藝術,既不能“泛愛”,也不能乏愛。特別是對待學困生,要多給一些溫暖,用愛字改變他們,理解、寬容、尊重、信任他們,多做一些正面的思想工作,尤其要慎用公開做檢查、請家長、停課、反省等嚴厲的處罰方式。根據(jù)學困生的不同情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以理服人,逐步提高他們的思想覺悟,進而改變他們。
2.4 創(chuàng)課堂氛圍,教學習方法,提高學困生的學習積極性。
知識的探究主要在課堂,這就要求教師善于指導,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中主動獲取知識。例如,在教“乘法分配律”時,問:“你們愛媽媽嗎?”答:“我愛媽媽!眴枺骸盀槭裁?”答:“因為……”又問:“你們愛爸爸嗎?”答:“我愛爸爸!眴枺骸盀槭裁?”答:“因為……”接著再問:“能將這兩句話的意思用一句話來表示嗎?”然后教師板書:“我愛媽媽+我愛爸爸=我愛媽媽和爸爸!蓖ㄟ^與乘法分配律比較,學生很快掌握,并終生難忘。在教學過程中,學困生能回答的問題,有意識地讓他們回答,使他們感受成功的喜悅,以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2.5 用榜樣力量感化。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從古到今都被應用的教育方法。雷鋒、愛迪生等都是大家學習的榜樣。如果為小學生樹立一個他們心目中的好榜樣,那么他們就會去模仿,去學習,去改變。對學生而言,教師言行舉止,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都起著示范作用。我平時很注意在學生面前的舉止文明,嚴明的組織紀律性,刻苦學習,認真工作的態(tài)度等。除教師外,起榜樣作用的還有與他們在一起的同學,有生活艱苦而刻苦學習的榜樣,有成績不好但紀律性很強的榜樣,有通過刻苦努力,進步快的榜樣。我們可以利用身邊這些人為榜樣,去感化學困生,從而使學困生大面積轉化。
2.6 不可忽視的家庭,社會教育力量。
學校、家庭是學生停留時間最長的地方,學生與家長、老師接觸時間最長。家長比老師更了解孩子,家長和老師一起共同制定學困生教育方法,并善于疏導和溝通,與學校教育產(chǎn)生共鳴,齊抓共管,時刻跟蹤學生的變化,做好學困生轉化工作。當然,全社會共同努力,營造一個健康向上,積極進取,和諧共處的環(huán)境也有助于學困生的轉化。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苯逃D化學困生的工作不能期望一蹴而就。因為學困生的轉變需要一個過程,需要我們做多次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還需要教師的愛心和寬容,講究愛的藝術,以情感化。相信:只要學校、家庭和社會共同努力,給學困生更多的陽光雨露,絕大多數(shù)的學困生是會有進步的。愿我們攜起手來,讓教育真正面向全體學生,使每一個受教育者都能得到發(fā)展。
【給學困生不僅愛心還要愛的藝術的論文】相關文章:
淺談愛心教育的藝術03-06
談愛心教育的藝術03-18
藝術論文06-07
公共藝術的論文12-01
藝術論文-藝術商品論03-06
藝術設計的論文11-28
淺談藝術的來源論文12-06
批評的藝術論文02-23
舞蹈藝術鑒賞論文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