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信息技術整合電子技術論文
一、信息技術與電子技術應用專業(yè)基礎課教學整合的必要性
而要實現這一目的,目前看來最有效的方式目前來看是教師教學行為的轉變,一方面需要教師向“雙師型”轉化,另一方面需要將信息技術與本專業(yè)的課程進行整合。從教學實踐的角度來看,只有教師能夠實現雙師型,那教師師所設計的課堂才有可能同時兼容“機”與“電”;而一旦將信息技術與電子技術應用專業(yè)結合起來,就可以讓學生近距離接觸到形象的、跟得上時代步伐的機電設計現場,就可以讓電子技術應用專業(yè)的知識更好地適合職業(yè)高中學生的學習實際需要。
二、信息技術與電子技術應用專業(yè)基礎課教學整合的可行性
理論上的可行還需要實踐上的可行來支撐,職業(yè)中學的教學實際能否滿足企業(yè)的實際需要,并不是簡單地將企業(yè)理念介紹到課堂上那么簡單,需要教師通過努力,將學生的實際與企業(yè)需求聯系起來。在基礎知識的教學中,信息技術與電子技術應用專業(yè)的基礎課整合相對而言要容易一些,因為這與一般學科中應用信息技術基本相同。如在電子技術應用專業(yè)學習的初始階段,需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電磁感應知識。而這部分知識就算對于普通高中的學生而言,也是比較抽象的。而面對職業(yè)高中的教學要求,就必須用計算機技術來呈現電磁感應的內容,從而讓學生掌握得形象化、具體化。而在實訓培養(yǎng)學生的專業(yè)技能的過程中,信息技術的運用就需要動不少的腦筋了。因為實訓已經是學生放下課本,是學生利用所學的機電知識并用自己的雙手去創(chuàng)作實物成品的過程了,這個過程中信息技術如何發(fā)揮作用呢?經過研究與摸索之后,筆者發(fā)現最有效的途徑就是在實訓之初,通過信息技術去培養(yǎng)學生的一種感覺,這種感覺很大程度上是蘊含在學生的實踐當中的,是很難用語言來描述的。但這一整合過程,是可以通過語言來描述的。
三、信息技術與電子技術應用專業(yè)基礎課教學整合的重點
一是確定教學思路的時候,先要瞄準學生的實際與企業(yè)實際需要。這是筆者在研究中形成的一個深刻認識。因為如果忽略了學生實際,那再精美的信息技術學生也看不懂;而如果忽略了企業(yè)的需要,學生聽得再懂也沒有多大的作用。記得有一次在學習用萬用表測量電阻、電壓、電流知識的時候,筆者從網上下載了兩個視頻供學生比較,一個視頻是老的萬用表,一個是最新的動畫演示。結果學生一下子被后者所吸引,這說明不結合企業(yè)實際需要而空洞地設計多媒體教學是沒有意義的。二是信息技術的引入不能忽視理論知識的教學。這是筆者與一位企業(yè)機電老工人交流后得出的認識。這位老師傅說現在很多年輕人沒有潛力,理論基礎太缺乏。聯系到筆者自己研究的信息技術與電子技術應用專業(yè)課程整合,筆者以為,職業(yè)高中培養(yǎng)的是技能型人才,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重在培養(yǎng)技能,只有同時滲透理論知識,這些學生將來才有可能成為真正的人才。
【信息技術整合電子技術論文】相關文章:
信息技術與初中數學教學的整合論文11-21
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學科的整合論文06-13
現代教育信息技術整合研究論文11-30
信息技術與美術學科整合教學模式初探的論文12-11
電子技術論文07-15
論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01-01
信息技術與初中生物教學整合探討論文11-17
電子技術論文15篇05-23
談小學音樂與信息技術的整合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