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修的自我總結
校本研修是作為教師工作實踐的主要場所——學校,成為一個有利于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學習型組織,尊重教師個體的發(fā)展愿望,創(chuàng)設一切便利條件,充分發(fā)揮教師個體創(chuàng)造力和教師群體合作力,形成一種彌漫于整個組織的學習氛圍,并憑借著群體間持續(xù)不斷的互動學習與實踐,使個體價值與群體績效得以最大限度的顯現(xiàn)。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校本研修的自我總結,歡迎閱讀!
校本研修的自我總結1
理學家馬斯洛認為:一個學生如果失去愛和尊重,那么他將很難健康地發(fā)展。因此教師必須在理解、尊重、愛護學生的情感基礎上,為他們創(chuàng)設一個信任、接納、理解、尊重的情感氛圍,這樣才能有利于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有利于德育工作的實施。為什么要加強師德建設,恐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認識。我認為:
一、師德是教育工作者的靈魂
國家的興衰,取決于教育;教育的興衰,取決于教師。 教師是立校之本,而師德則是教育之魂。從古至今,在人們心目中,似乎很難找出比教師更受敬重的職業(yè)。只要用真誠的心去感化學生,用真誠的愛去引導學生,只有真的愛學生才能當之無愧地說愛教育事業(yè)。著名教育家斯霞曾經說過:“要使學生的品德高尚,教師自己首先應該是一個品德高尚的人!苯處熓菍W生的一面鏡子,言談舉止,為人處世,衣著穿戴……都是學生私下議論的話題。為人師表不能說一套做一套,應嚴以律己,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成為學生的表率?鬃诱f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任何教育的結果,都是伴隨著一定的師生關系產生的,其結果的好壞有時受師生關系好壞的影響,不同的師生關系往往導致不同的教育結果。今天的學生需要有一個安靜、和諧、健康的學習環(huán)境。這也是江澤民同志在《關于教育問題的談話》中不斷強調的。在教育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要進行多方面的互動,會產生種種矛盾。倘若教師沒有尊重,關心和熱愛學生,即沒有與學生溝通關系的法寶“博愛之心”。熱愛學生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的基礎。在創(chuàng)建和諧社會的時代背景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也應該努力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生動活潑與嚴肅守紀的辨證統(tǒng)一,因材施教與面向全體相結合。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種師生關系是教師正確的學生觀和良好素質的反映。
二、教書育人是師德的關鍵
在知識的海洋里,宇宙間的任何事物都只有其中的一朵浪花,一粒泥沙,而教師如同一葉扁舟,常年累月航行于其中,將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達理想的彼岸,風雨無阻,無怨無悔。浪頭上行舟,難免驚心動魄,但也有欣慰與歡暢,誰說不是呢?選擇了教師職業(yè)就選擇了艱辛和挑戰(zhàn)。胸無點墨,混跡社會,腰纏萬貫者大有人在,但我們無法想象,更不能容忍一個濫竽充數(shù)的教師堂而皇之立于那些求知若渴者目光聚焦的神圣講壇。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教師在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自己不單單是為教書而教書的“教書匠”,而應是通過教學活動在學生心靈上精心施工的工程師。
三、熱愛學生是師德教育的核心。
教師的職業(yè)道德品質是否高尚,主要從以下方面看:看他否忠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yè),能否堅定不移地全面貫徹執(zhí)行黨的教育方針;看他是否熱愛學生,能不能做到既教書又育人。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黨和國家對教育的深切關注,真誠地熱愛學生已被視為當代教師的師德之魂。
老師對學生的愛,會被學生內化為對教師的愛,進而把這種愛遷移到教師所教的學科上,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而“樂其道”,因此愛的教育是我們教學上的巨大推動力。在教育中,我們對學生的愛應該是正直、公正、坦蕩、無私的,不是偏狹、庸俗的。因權勢而愛,因門第而愛,因金錢而愛,這種愛只會敗壞社會風氣,污染學生純潔的心靈。如果我們希望學生成為有熱愛美好事物而仇恨丑惡等行為的真正公民,我們就應當真誠地對待他。
在我的課堂教學上,我?guī)Ыo我的學生是一種語言學習的輕松,語言習得的充實這樣的感受:明朗而高效的節(jié)奏感,嚴肅而活潑的氛圍,重積累與聯(lián)系,重學法指導,重語言運用,重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重情感交流。在新課標下,我覺得教師的教學要放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語言的內趨力,引導學生主動探求語言知識;指導學生學習英語的方法,使學生由“學會”到“會學”,變“被動學習”為“自主學習”。我堅信,興趣是學習任何知識最好的老師。正因為如此,學生們在適應了我的授課模式以后,漸漸地從對我的課堂發(fā)生興趣轉向對英語學習感興趣。我是發(fā)自內心地感動于這種良性的循環(huán)。同時,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我能夠適時適當?shù)乩枚嗝襟w教學設備充分調動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消除學習緊張感和焦慮感,激發(fā)學生探索未知的本能和強烈的好奇心、求知欲,這樣既充實豐富了課堂,又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愛是教師美麗的語言,我們教師應有那顆與學生溝通的法寶——博愛之心,用愛去對待學生,影響學生,關心他們的成長。我們應該用先進的理念、恰當?shù)姆椒◣Ыo學生鮮活的知識與技能,努力培養(yǎng)出具有世界胸懷、中國靈魂、適應現(xiàn)代社會的有用之才。教學,是一曲愛的奉獻,我們的生命會因奉獻而精彩,因開拓而閃亮,因耕耘而芬芳,因奮斗而更美麗。
校本研修的自我總結2
當前,新課程改革實驗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我校的校本研修活動也開展得有聲有色,回顧一年來的研修活動,我覺得有收獲也有困惑。
一年的研修活動,使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當一名現(xiàn)代的好老師,尤其是當前課改下的好老師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如果沒有與新課程合拍的教育理論沒法教;沒有扎實的德才學識和廣博無私的胸懷教不了;沒有勤鉆研,善反思和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的進取精神,絕對教不好。因此,在課程改革實踐中,我們必須更新觀念,勤學理論,不斷地敢于否定自我,推陳出新,敢于丟棄我們以前長期積累下來認為行之有效的成功經驗,進行再創(chuàng)造再探索。課改后的課堂教學,促使我們老師具備更全面更扎實的基本功。伴隨課改的進程,我感到要學的東西實在太多了,一不留神就會被學生勝出,一不留神在課堂上就會捉襟見肘。越是開放式的教學就越需要我們的精心設計,就越需要我們具有敏銳的觀察力,較強的調控能力和教育機智,因為開放式不是放羊式,是遵循學生學習規(guī)律和學科學習規(guī)律的,教師沒有相應的能力和機智,教學很容易失控、走樣,就很難達到我們的教學目標,F(xiàn)代教學最難的是在課堂教學行進中,如何發(fā)揮即時即地的教學資源,調控教學策略,去實現(xiàn)教學中的生成目標。它是我們備課時料想不到的,但又是我們必須正視的問題。
一年的研修活動,促使我成長起來。首先,是在反思中成長起來。美國著名學者波斯納曾提出教師成長公式:教師成長=經驗+反思。我國特級教師袁蓉從自己的教學實踐和成功經驗中總結出:教學成功=教學過程+反思。我校要求我們教師積極投入到教學反思中去,把反思作為自己成長的階梯。教師在備課時,就要對自己的教學觀念和這堂課所采用教學方法進行反思,想一想這樣的方法是否可行,能否適合學生特點,有利于學生的發(fā)展;教學后,教師再一次對自己的教學觀念、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教學效果等方面進行思考,用幾句話在這堂課的教案后寫下來,并寫出學生在這樣的方式下學習的情緒,知識掌握情況等等,還要求每位教師每周寫出一篇有價值的教學案例反思,在博客上和大家一起交流。蘇霍姆林斯基說得好:“只有善于分析自己工作的教師,才能成為得力的有經驗的教師。”這樣的研修,有利于教師對教學從感性認識遞升到理性認識。通過反思教學,我對自己教育教學進行“內省”,在反思教學中自然而然地開展教學研究,逐步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和特色。其次,在同伴互助中共進。校本研修,為我們搭建了一個互相幫助,共同進步的平臺。每周的小組共研課后,大家相互切磋,討論交流,群策群力,不僅解決了一些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而且有利于各年級之間的溝通,促進教學的系統(tǒng)化。在聽課中,我們發(fā)現(xiàn)每個人的閃光點,以及每個人的教學特色,便于在自己的教學中取長補短。再次,在學習中成長。以前,我不注重理論學習,而且不愛在教研活動中發(fā)言。現(xiàn)在,校本研修迫使我多學習,多發(fā)言。我感覺自己的理論水平有了很大進步。學習是校本研修發(fā)展的動力。沒有學習,教研就會失去方向,對自己的教學反思也會失去方向。因此,校本研修促進了我在學習中成長。
當然,在校本研修過程中,我們也遇到了許多的困惑:一是新的理念與教師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矛盾。教師面對教材,在教學過程中,往往不自覺地穿新鞋走老路,忽視了學生健康情感與硬度的培養(yǎng)。二是新的教學方式與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矛盾。
以上這些是我參加校本研修活動的心得體會。無論是收獲還是困惑,都將促使我在學習與實踐中不斷地研究,不斷地探索、不斷在創(chuàng)新,不斷地發(fā)展。廣闊的課改之園,需要我們用更多的智慧和熱情去探索、去耕耘、去努力,但愿它來年碩果累累!
【校本研修的自我總結】相關文章:
校本研修自我工作總結07-24
校本研修培訓總結10-06
校本研修活動總結07-01
校本研修的學習總結11-09
英語校本研修的活動總結03-28
英語校本研修活動總結03-28
學校校本研修的培訓總結05-29
有關校本研修個人總結10-20
校本研修工作總結06-28
英語校本研修活動總結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