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實驗心得體會
當我們受到啟發(fā),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那么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學實驗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分享。
教學實驗心得體會1
“大量讀寫雙軌運行“教學實驗是針對傳統(tǒng)的“課堂中心”、“課本中心”、“教師中心”的“單軌”教學的種種弊端提出來的,它以素質(zhì)教育為出發(fā)點,以“限時、大量、低耗、高效”為原則,以大量聽、說、讀、寫為前提,構(gòu)建“雙軌”教學的運行機制,從而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主動發(fā)展,建立起了一般學校的一般教師在一般條件下對一般學生可實行的有效的教學規(guī)范和“雙軌”教學體系,大面積大幅度地提高了語文教學質(zhì)量。
我班于20xx年9月進行了為期兩年的實驗,現(xiàn)在,原定的實驗周期已到,現(xiàn)就本次課題實驗談談自己的做法:
一、總體構(gòu)思
把語文教學時間一分為二:以不多于4/5的時間用于課堂教學,強化“雙基”,抓根固本,完成教材規(guī)定的基本教學任務,此為第一條軌。用不少于1/5的時間設自由讀寫課,學生自選教材進行自由讀寫,加強學生的語文實踐活動,擴大學生的智力背景,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此為第二條軌。第一條軌以本為本,實行“我教你學”,從教到學再到做;第二條軌自由讀寫,實行“你學我教”,從做到學再到教。兩軌同時運轉(zhuǎn),有機結(jié)合,形成缺陷相克,優(yōu)勢相生,依次推進,循環(huán)往復,形成“雙軌”并行的運行機制。
二、加強了以下五方面的訓練:
一是聽記訓練,每日25分鐘;二是說話訓練,每日25分鐘;三是聽、說、寫訓練,讓學生講故事、聽故事,然后引導學生說出聽懂了什么,之后再引導學生把聽懂的'東西寫下來,想怎樣寫就怎樣寫,目的是開發(fā)學生形象思維,啟迪創(chuàng)新意識;
四是看、說、寫訓練,引導學生注意觀察身邊事物和生活,觀察圖片等,將觀察到的東西說出來,然后在說的基礎上寫下來;五是音像閱讀訓練,讓學生每兩周觀看一部愛國主義影片,把看到的想到的說出來,然后寫下來,能寫多少就寫多少。
三、主要做法是:
1、是每天利用晨會時間進行口語交際訓練,只要是學生看到的都可以說。可以是好人好事,班級的不良行為,國家大事,奇聞異事等。
2、堅持每天寫日記并擇優(yōu)全班交流。
3、是鼓勵學生自己動手做,包括畫畫、小實驗、小制作等,學生先做再說,再寫下來;
4、是讀、說、寫,讓學生自己閱讀,把自己的收獲、體會再寫下來。
四、不足之處
1、由于班級人數(shù)多,學生的日記沒有逐一的點評,少部分同學的只能靠同學自評自批。
2、班級同學語文基礎參差不齊,實驗的進展步履維艱。
3、學校圖書室藏書有限,學生的課外閱讀量難以保證。
4、由于本人水平有限,試驗中很多困惑還在不斷摸索中。通過兩年的試驗,我班同學的語文素養(yǎng)有了明顯的提高,大部分同學能用書面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在作文中也有了真情實感。以上是我在本次課題實驗的點滴心得,不妥之處,敬請各位批評指正。
教學實驗心得體會2
探究性實驗是學生自己帶著疑問,自己動手進行觀察實驗,在實驗過程中去探究、發(fā)現(xiàn),獲得新知識。它是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主要途徑,在此基礎上,發(fā)展學生的合作能力、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因此,探究性實驗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和意義。現(xiàn)就自己對探究性實驗教學談談體會。
一、親自動手,激發(fā)興趣
比如“探究溫度對霉菌生活的影響”,這個實驗無論是知識背景,還是材料用具對學生來說都沒有難度,組織實驗也不受實驗器材和裝備的影響,教師一定要組織學生親自動手做。從實驗設計本意理解,也并不是要求學生嚴格按科學探究的七個步驟去一一完成,而是讓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設計的實驗方案只要具有可操作性都應該鼓勵學生大膽嘗試。讓不同的`組探究不同的變量對霉菌生活的影響,不僅發(fā)展了學生的求異思維,更重要的是激發(fā)了學生的實驗興趣。只是這個活動需要近一個星期的觀察時間,在融洽整個活動中要安排時間就實驗現(xiàn)象和結(jié)論讓學生交流。一則學生有成功感;二則讓學生體驗完整的探究過程,為后面的學習打下伏筆。
二、規(guī)范探究性實驗的基本程序
無論學習什么,方法最重要,探究性實驗亦如此。在實際教學中,不少教師注重了七個步驟的記憶,忽略了七個步驟之間的因果關系和思維順序;注重了探究過程的完整性,忽略了各步驟的獨立性。所以老師應該重點結(jié)合已做過的探究性實驗和教材示例讓學生理解各步驟的意義和步驟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建立完整的探究思維順序。要實現(xiàn)這一點,教師還應該有意識地設計針對某一步驟的強化訓練,排除學生的畏難情緒。
三、科學訓練
發(fā)展學生的探究能力沒有探究,就沒有創(chuàng)新;沒有訓練,就沒有能力。真正要發(fā)展學生的探究能力,必須要有科學的訓練。
1、是完成教材安排的探究性實驗,從感性認識中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當然,我們完全可以根據(jù)實驗的目的改變實驗材料或重新設計。如“解剖觀察雞翅”這一實驗的目的是要學生通過探究發(fā)現(xiàn)由組織構(gòu)成了器官,我們可以將雞翅換為柑橘,價廉物美,效果一樣。
2、是以試題的形成對學生進行探究思維訓練,從理性認識中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目前,圍繞學生探究能力訓練的試題不少,但還是選擇與學生已有的學科知識為背景的探究試題效果更好,學生興趣濃些。教師也可以根據(jù)學生熟悉的生物學知識、事實和材料為背景編制訓練題。
教學實驗心得體會3
演示實驗是中學物理實驗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建立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識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同時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對于初中生來說,成功的演示實驗更加容易活躍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下面我就談談在課題研究過程中的一些心得和體會:
1.創(chuàng)新物理演示實驗教具能增強演示效果,增大演示可見度,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演示實驗有其它教學手段不能替代的.作用,為增加演示效果,增大實驗的可見度,我在實際教學中進行了一些嘗試,且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例如用氣球做壓強實驗,用自制特大果凍做光的直線傳播實驗,在演示串、并聯(lián)電路時,我自制了一塊大型演示板和超長導線,將電池盒、開關、燈座及燈泡,等科學地排布在其上,把掛在黑板上,通過長導線和桌面上的演示電表相連,醒目大方,全班同學都能看清楚,線路連接一目了然,演示起來更加得心應手。
2.實施小實驗、小制作教學手段
在日常教學實踐中,我體會到,通過小實驗和小制作的完成,可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調(diào)動學習的積極性。物理學科的特點決定了學生學習物理的難度,導致了一些學生對學習物理產(chǎn)生畏學、厭學情緒,如果能在改進課堂教學的前提下,通過學習體會親自制作和實踐的樂趣,就可激起他們學好物理的信心。如自制小孔成像照相機、潛望鏡、望遠鏡、簡易天平、電動機、等,既能鍛煉學生的動手制作能力,同時可培養(yǎng)動腦思考的習慣和動手創(chuàng)新的能力。
3.創(chuàng)新實驗教學的方法
注重引導學生觀察實驗,觀察是實驗的第一步,為使學生養(yǎng)成細致觀察的習慣,培養(yǎng)他們的觀察能力,教師應該首先讓學生自由觀察。待觀察一段時間后,老師再提出問題?隙ㄓ胁糠謱W生觀察方法不當,老師可指導學生重新觀察,這樣做一定可以加深印象。另外,一些成功率較高的實驗也可以由學生去演示,提高學生的參與程度。
總之,演示實驗的創(chuàng)新能使學生學會學習,增加了鍛煉的機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還應該不斷思考,不斷創(chuàng)新,讓演示實驗為教學做出更大的貢獻。
教學實驗心得體會4
電學部分的動態(tài)電路在近年的中考中出現(xiàn)較頻繁,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也是作為選擇題的最后一道出現(xiàn),難度可想而知,所以在上課中通過引入環(huán)節(jié)引起學生的重視,通過分類的例題解析讓學生歸納方法,再將方法應用在實際解題中。
電路動態(tài)問題包括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的位置的變化引起電路中電學物理量的變化,還有開關的開與關的變化引起電路中電學物理量的變化以及電路故障。
本節(jié)復習課的目標是:會分析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的位置的變化引起電路中電學物理量的變化。
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nèi)容是從串聯(lián)電路、并聯(lián)電路中展開研究,圍繞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的位置的變化引起電路中電學物理量的'變化。
初中學生處于具體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過渡階段,他們的思維在很大程度上還難于脫離具體事物。他們在考試過程中經(jīng)常會碰到因變量隨自變量變化的“動態(tài)分析”問題,若學生未掌握基本的分析方法,往往容易“憑空”推理,導致判斷錯誤或無法判斷。通過介紹“動態(tài)電路的分析法”讓學生找準電路分析的誤區(qū),從而更好的分析動態(tài)電路。學生在靜態(tài)情景中認識串、并聯(lián)電路,會應用歐姆定律分析靜態(tài)電路。動態(tài)變化對于學生來說是全新的,如何將這一全新的知識內(nèi)化為學生自身的知識。在教學過程中,從學生熟悉的串聯(lián)電路、并聯(lián)電路的基本規(guī)律、歐姆定律入手,明確電阻的原因,再由歐姆定律求知,電流以及電壓的變化情況。讓學生明白了判斷的應有依據(jù)及基本處理手法,他們就會對“動態(tài)分析問題”心中更有“底”了,判斷的正確率也大大提高了。這也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道理之體現(xiàn)。
本節(jié)課在講解例題時,分別講到了串聯(lián)電路的分析方法、并聯(lián)電路的分析方法。在串聯(lián)電路分析方法講解中,判斷電流表、電壓表所測的對象,根據(jù)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移動情況及串聯(lián)電路電阻特點R=R1+R2,判斷總電阻變化情況,根據(jù)I=x,判斷電流的變化情況,這些學生都掌握的不錯,主要是先根據(jù)U1=I1R1判斷定值電阻(小燈泡)兩端電壓的變化情況以及最后根據(jù)串聯(lián)電路電壓特點U=U1+U2,判斷滑動變阻器兩端的電壓變化情況,掌握的不是很好。
在并聯(lián)電路的分析方法中,并聯(lián)電路中分析電表示數(shù)變化時,由于并聯(lián)電路各支路兩端的電壓和電源電壓相等,所以應先考慮電壓表的示數(shù)不變,這一點掌握的不錯,因為并聯(lián)電路各支路相互獨立,互不影響,可根據(jù)歐姆定律分別判斷各支路中電流的變化,這一點中應用歐姆定律分析過程中會應用錯誤公式。最后根據(jù)I=I1+I2分析得出干路中電流的變化,關鍵之處要分清電表所測的對象,這點中對于復雜電路學生就很難分清電表所測對象了。
習題設計中體現(xiàn)出的教學效果較好,習題是針對例題來訓練的,在例題講解中得出分析動態(tài)電路的方法。同時,通過練習題來鞏固學生的分析方法,讓學生在做練習中掌握本節(jié)課的分析方法,并能做到舉一反三。
本課的不足是:
(1)在研究過程中所選內(nèi)容難度偏大,上課過程中真正能懂的學生甚少。
。2)教學容量欠少,學生的課堂訓練量時間不足。
。3)動態(tài)分析過程中,有些物理量的判斷途徑有多種,這方面的指導由于時間緣故還欠缺。
。4)課堂教學中,學生歸納方法時放手度還是不夠,引導過多,導致學生的實際解題訓練環(huán)節(jié)時間不夠。
教學實驗心得體會5
大三上學期,我修完了大學四年中的第二個基礎有機化學實驗,也可能是本科里的最后一次的有機實驗。這兩個學期的基礎有機化學實驗給我?guī)砹撕艽蟮氖斋@。
首先,基礎有機化學實驗讓我學習到了多種實驗儀器的使用方法,鍛煉了我的基本實驗技能,讓我從中學到了很多的關于有機物的處理方法,和無機實驗的處理方法有很大不同,而作為一個有機專業(yè)的本科生,這也是必須要掌握的。同時,對于不同的反應進行實驗,更有助于我們認識反應物,生成物的性質(zhì)以及反應的機理,對有機化學的學習也有很大幫助。對有機物進行光譜分析則更加鍛煉了我們的綜合技能,是有機化學實驗與基礎有機化學,物理有機化學,有機結(jié)構(gòu)分析等學科交叉結(jié)合,鍛煉了我們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而自主實際性實驗,有加強了我們的自主學習,總結(jié)的意識。為我們將來的科研學習打下了基礎。除此之外,很榮幸兩個學期都作為查正根老師的學生學習基礎有機化學實驗,查正根老師認真負責的教學態(tài)度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同學的'實驗過程中,他會觀察指出同學們的實驗操作錯誤并督促改正。查正根老師的教學態(tài)度也十分嚴謹負責,鼓勵每個人都來積極思考,使我們充分的體會到做有機實驗的樂趣及意義。雖然一開始我們對這種教學不太喜歡,因為我們習慣于按照書上去做實驗,進行思考和討論很費時。但是,漸漸的,我們發(fā)覺了在實驗中過程中還有很多問題,而這些問題有些可以在思考中想到而解決或避免。
同時,查正根老師還對教材上的部分實驗進行改進,大大簡化了我們的實驗,提高了效率。對實驗結(jié)果也無太大影響,有效地完成了實驗,也能得到較好的產(chǎn)物。
最后,感謝查正根老師以及兩個學期的助教孟老師和易老師的悉心教導,相信這兩個學期的實驗是我人生中的一筆寶貴的財富。
教學實驗心得體會6
這次我有幸參加全州中學理化生實驗骨干教師學習培訓,這無疑為我們教師業(yè)務素質(zhì)的提高提供了一次不可多得的學習機會。作為一個生物教師,我受益匪淺,讓我近距離地領略到幾位教師的教學風格,深厚的教學功底,及精湛的教學藝術(shù),雖然各位教師的水平不一,風格各異,但每一節(jié)課都有很多值得我學習借鑒的東西,下面就談談我在這方面的一點學習聽課感受:生物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現(xiàn)代生物科學的發(fā)展尤其依賴科學實驗。在生物教學中,實驗、學習和觀察等實踐環(huán)節(jié)對我們掌握生物學知識、科學方法、培養(yǎng)我們的動手能力和形成科學素質(zhì)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正是因此,從我們開始接觸生物這門學科開始,就不斷有生物實驗課程,鍛煉我們各式各樣的能力。但是,也的確是上過各式各樣的生物實驗課,我才更加深刻的感受到這次做的現(xiàn)代生物技術(shù)綜合實驗對我的影響有多大。
首先,我一定得提的便是劉志老師,還有龍老師給我們提出的實驗要求。獨到的實驗安排,讓我聽后為之一震,因為從初中開始,甚至是大學的前三年間,沒有一位老師有提過,要求我們在學校安排好的實驗課時間以外也能來實驗室做實驗,當然這大概也與我們的生物技術(shù)試驗的內(nèi)容安排有密不可分的關系。一直以來,我們都循規(guī)蹈矩的準確服從著課程表給我們定下的規(guī)則,而劉老師卻輕描淡寫,揚手舞舞便打破了籠罩著我們多
年的“囚籠”。有時,我甚至會暗想,伴隨著這種思維限制的打破,是否也會激發(fā)出我們名為想象力的翅膀,讓我們能夠在知識的世界中翱翔呢?好好,不能扯太遠,還需要拉回我心得的主題——實驗!老師在第一次課上,對我們詳盡的講解了我們此學期需要完成的一系列實驗。其中全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嵌合緊密,有點一招即失,滿盤皆輸?shù)膲毫,不過我們更多的是懷著一種躍躍欲試的激動,恨不得立馬動手,靠著自己學來的知識,認真的完成這套實驗,并且還能看到最終那令人欣喜的結(jié)果。就這么妄想著妄想著,我們從第二周開始的現(xiàn)代生物技術(shù)綜合實驗的漫長旅程。由于,老師沒有硬性的要求實驗時間,我們便是一有空閑就往實驗室里鉆,也就少了以前實驗課上出現(xiàn)的,因為部分實驗儀器的數(shù)量缺少,同學們每次做實驗都是你推我嚷的,造成了實驗興趣的流失。以至于做實驗的態(tài)度越來越渙散,甚至只是簡單的走下過場而已,幾次實驗課下來,熱情全無。但按照劉,龍兩位老師的提議來,大家來實驗的時間不同,使得對儀器使用的時間錯開,減少了為爭搶儀器或是藥品而嘈雜不堪的場面,實驗也變得順利了許多。老師會很體諒一些先開始忙活的同學,在黑板上寫清他們實驗大概會做到的步驟和注意事項,后面實驗的準備物品和要求,然后開始在忙于實驗而奔走中的同學之間晃悠。觀察我們的實驗操作,或是時不時提點解釋一下我們實驗步驟的緣由;實驗藥品的作用;如何做會得到更好的結(jié)果;實驗沒有得到好的結(jié)果或是做的失敗了的原因?墒牵S著實驗的發(fā)展,后來更多的時候,是我們在看過書本上要求的'實驗步驟后,去纏著老師,圍在他周圍,問他關于實驗的各種問題,就算同樣的問題被問過許多次,老師依然是和藹的笑著一一解答我們的疑問,他的平易近人,他的悉心教導,他的不驕不躁,他的耐性與笑容都深深的打動了實驗中的每位學員。
其實,他的這種教學方式,亮點就在于此,自主實驗迫使我們會仔細品味步驟中的點滴;實驗過程中的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就要求我們會去思考如何排除,繼續(xù)實驗;實驗結(jié)果的不理想,更是強迫我們能認真回顧實驗中的任何細節(jié),找出問題所在,也會需要我們?nèi)ド钊肓私膺@步實驗的機理,用藥品的理由,實驗操作要求等。這些自己通過自己動手動腦而逐步累積起來的經(jīng)驗,是在以往任何時候都沒有獲得過的,那時,只知道按照老師和書本上寫的步驟來,根本不在意為什么要這么做,于是少了對實驗的探究,能學到的東西自然也減少了。
以上是我在這一個星期以來,從現(xiàn)代生物技術(shù)綜合實驗里得到的一些心得。我希望在一后的工作里,我能將自己從這里得到更多的心得,學習應用到其他的實驗甚至是學習生活中去,擴充自己的知識,拓寬自己的視野,增厚自己的底蘊,加強自己的能力,不敢放言稱自己要成為未來生物界中的一流人才,只能勉勵自己成為一個不負眾望,對人民有用的,一個普普通通的生物教師。
【教學實驗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實驗教學心得體會07-01
實驗教學培訓心得體會09-29
生物實驗教學培訓心得體會01-06
實驗室實驗心得體會06-05
談創(chuàng)新實驗教學與傳統(tǒng)實驗教學的比較04-16
實驗心得體會02-23
實驗心得體會06-07
物理實驗教學培訓心得體會(精選5篇)09-29
初中化學實驗教學與實驗操作考試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