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考試技巧和心理調整
學習的目的不是為了考試,但是成績是重要的,考得好也會讓學習更快樂些。要想提高成績,對知識的扎實掌握是最重要的,但是考試也是有學問的,不會考試,學得好也可能考不好。
1. 考試答題的策略
我當年擅長考試,這源于對試卷的反復總結分析。試卷分析,重點研究為什么該得的分數(shù)沒得到?比如時間分配有問題、緊張慌亂、答題策略不合理、細節(jié)有問題等。找到合理的解決方案,在模擬考試中有針對性地訓練,形成習慣,無謂失分就少了。這是個很大的話題,我只是拋磚引玉,提幾點自己的經(jīng)驗供參考,意在提醒注意考試的策略。
時間分配
中學考試,時間緊張是常見矛盾,如果最后沒有時間,會做的題目也來不及答就很吃虧。數(shù)理化之外的學科,我建議預先做一個簡單的時間表。
比如英語,標注單項選擇、閱讀理解、綜合填空、作文完成的時刻(也可以更細一些),最后預留10分鐘左右的機動時間。考試時,做完某一項目時看看時間,如果提前完成某一項目,后面的就可以從容一些;否則就要加快答題。這樣會心里有數(shù),從容不迫,否則突然發(fā)現(xiàn)時間不夠了,很容易慌張;答不完題,就更吃虧了。
對于數(shù)理化,策略不同,可以兩輪答題。第一輪有些大題如果看了一兩分鐘沒思路就先放下,先做有把握的題目。這樣,應該得的分數(shù)基本得到后,再回頭做那些大題。第二輪也不要在某一題上糾纏過多的時間,等最后有了時間再研究。
仔細做完,不檢查
只要時間允許,就寧肯做得慢一些、仔細些,不留過多的時間檢查。因為第一印象是最敏銳的,后來再去檢查,受第一印象左右,一般看不出來錯誤,而且還可能把本來做對的改錯。最后檢查時重點看有疑惑的地方。憑直覺有些選擇題,直覺是最準確的,如果你覺得拿不準,就憑直覺選擇一個答案接著往下做,不要在一個題目上過多反復考慮,那是浪費時間。
2. 如何避免考試緊張慌亂
考試適度緊張是正常的,但是過于緊張甚至慌亂就糟糕了,那么怎么預防和應對呢?
父母應該給孩子減壓而不是加壓。孩子都是想考好的,沒有必要多說,否則會把過多的壓力傳遞給孩子。父母可以告訴孩子,努力去做,對結果順其自然。
面對考試,孩子要對自己有信心,但不要信心太足。因為考試成績總會有波動,總會有一些意外的情況,要有心理準備:六七門考試中有兩三門不理想是正常的,有部分題目做得不好也是正常的。有了心理準備,遇到意外情況就不那么慌張了。在考試過程中,遇到不順利,可以用合理的認知來說服自己。感覺某一科目難,不好做,此時要告訴自己:我覺得難,別人可能也覺得難(和同一水平的同學比較)。
考試比較的是同學之間分數(shù)的差異,雖然自己分數(shù)不高,別人也可能分數(shù)不高,所以沒關系。這樣一想,就不那么慌亂了。有時某一門發(fā)揮得不好,可以告訴自己:大家都有發(fā)揮不理想的科目,我在這一門發(fā)揮得不理想,別人可能在另外一門發(fā)揮得不好。這不是自欺欺人,而是客觀的規(guī)律,這樣就容易鎮(zhèn)靜下來了。
遇到不會做的大題,告訴自己:別人也不見得會做,我爭取得一些過程分,先做其他題目,有時間回頭再研究。這樣就不會一邊崩潰,一邊糾纏于一道題目了。還要有0 ∶ 0 的心態(tài),考試有好多門,考完每一科目,都要告訴自己,現(xiàn)在是0 ∶ 0,就像運動員在比賽中常常想的那樣。這樣,自然會平靜些。
這些訓練需要在模擬考試時多次進行,從而形成習慣性思維,這樣對考試保持相對放松的心情有幫助。
【考試技巧和心理調整】相關文章:
考試后的心理調整方法05-31
學習技巧及考試心理11-25
考試失利后怎么調整心理09-28
專升本考試考前心態(tài)調整技巧08-08
面試技巧指導:心理和技巧指導02-25
關于退休老人心理和調整方法11-23
考研的技巧和考試大綱08-15
計算機等級考試技巧與考試心理03-09
如何調整座椅-調整后視鏡技巧03-26
考研技巧和考試大綱講解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