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盡職盡責用心去工作心得體會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盡職盡責用心工作心得體會
當我們備受啟迪時,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于心,這么做能夠提升我們的書面表達能力。那么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盡職盡責用心工作心得體會,歡迎閱讀與收藏。
盡職盡責用心工作心得體會1
暑假期間,我閱讀了《做不抱怨的教師》一書,我感受頗深。一向以來,教師這一職業(yè)被認為是天底下最光輝的事業(yè)。但是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獨生子女是越來越多,家長對教師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這就無形之中給我們教師帶來壓力。所以我們教師要調(diào)節(jié)好自我的心態(tài),對生活充滿信心,對工作有較好的滿意度,建立良好的人際關(guān)系。這樣才能生活的簡單而充實。
抱怨產(chǎn)生不了任何喜悅,也不會讓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添姿加彩,反而會讓我們的負面情緒不斷疊加,從而產(chǎn)生更多的不快。教育是一種智慧,教師要具有育人的智慧。在我們的教育工作中,如果拋棄讓學生人人“燦爛”的想法,順應自然,那么孩子們的笑臉會不會更多些呢?就像有些老師,學生考了96分還是不夠,似乎只有100分才能算優(yōu)秀。我們教師總是不滿足于孩子的成績。就像有的學生上課稍不認真,一旦被老師抓住,立刻就會被批評一頓;下課跟同學有些小摩擦,又被認為是打架。其實冷靜下來,仔細想想,一堂課40分鐘,誰能保證什么小動作也不做。只要學生改正過來就行了!昂芏鄷r候,學生之間的小摩擦,也不那么緊要!
這正如自然萬物的生長一樣,在摩擦的過程中,學會了與他人相處的藝術(shù)。因此,我們教師讓學生在摩擦中學會生存,在摩擦中成長,這是一種自然選取的過程,而在此過程中,我們教師不必代勞。
我們教師經(jīng)常也會抱怨:此刻的孩子怎樣那么不聽話?怎樣那么坐不?怎樣那么難教?怎樣那么不愛學習?家長怎樣也不管管?其實,冷靜想想,可能是我們教師有些小題大做了,上課思想開小差,我們提醒一下就行了;和同學鬧矛盾,告訴他們要友好相處,不能太沖動。其實轉(zhuǎn)臉他們也就忘了所有的矛盾了。有的同學作業(yè)沒做齊,可能確實是家里有事,給耽誤了,也只是偶爾沒有完成。有的同學考試沒考好,因為他就只能考成那樣,也就那水平,他已經(jīng)盡力了。當應對學生的問題時,我們教師要試著相信自我的'學生,試著控制自我的情緒,這樣一來,不但問題能迎刃而解,師生雙方都學會了好多道理。
有的事情,我覺得只要跟孩子好好說說就行了。畢竟沒有不犯錯的孩子,關(guān)鍵是他不要放下學習,繼續(xù)努力,我們沒必要嚴加管教,另眼看待,不能帶著有色眼鏡看學生,對學生要多加鼓勵,少些批評,鼓勵他們。
每個孩子成長階段的需要不盡相同,懵懂無知的時候要明白灌輸引導;漸漸長大些便要放手;等他完全獨立了還有鞭策鼓勵。愛不是只用單一的方式一路貫徹到底,愛是講層次的。只要善于引導,靈活多樣的使用教育方法,對癥下藥,天才可能就出現(xiàn)我們的手中。我們就應更用心的去教學生,去感受學生。去感受生活帶給我們的另一份財富。如果用心,是能夠教給學生很多東西的,不僅僅僅是學科知識!
學生成不了博士不要緊,使他們成為一個有用的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好處更大一些!我們給學生期望,他們就成為我們的期望了。你是笑著應對自我的期望呢,還是苦著應對自我的期望呢?笑著應對期望,期望會越來越多,你會找到越來越多的快樂!
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安灰晕锵,不以己悲”,時時注意,持續(xù)快樂的情緒,做個陽光老師。用一顆寬容的心對待每一個孩子!
盡職盡責用心工作心得體會2
手捧《用心去工作》一書,細細品讀,書中字字句句是工作準則量化的道德標尺,同時闡述“用心”既是一種態(tài)度,一種境界,更是一種品質(zhì)。
在書中我汲取到了一種力量和精神:只要有足夠的敬業(yè)精神、責任意識和勤勞苦干的毅力,就沒有打不勝的仗、越不過去的坎兒,完成在常人眼中無法完成的任務。
這本書的道理用哲學的角度去理解,用心工作就是強調(diào)人們在社會實踐中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的重要性。具體一點說,就是面對“工作”這個客體事物,人們可以通過強化主觀能動性來使工作客體按照主觀意愿的方向去發(fā)展,這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觀點之一。書中提到很多心,事業(yè)心、進取心、責任心、專注心、感恩心、寬容心、公正心、平常心如漫天繁星。我覺得最“亮”的一顆是事業(yè)心。倒不是說其他心不重要,而是說事業(yè)心是其他“繁星”的前提和基礎。有事業(yè)之心的人,必定是希望進取的,是有責任感的,對人是有寬容心的……
世界石油大王約翰·洛克菲勒曾這樣說過:“工作是一個施展自己才能的舞臺。我們學來的.知識,我們的應變力,我們的決斷力,我們的適應能力及協(xié)調(diào)能力都將在這樣的一個舞臺上得到展示。除了工作,沒有哪項活動能提供如此高度的充實自我、表達自我!”因此,“用心去工作”是一種嚴謹?shù)墓ぷ鲬B(tài)度,是一種應有的職業(yè)操守,是一種負責的社會擔當。
有個佛家故事告訴我們:廟里來了個小和尚,方丈讓他去撞鐘,小和尚以為這是項機械單調(diào)、簡單重復的活,誰都會。不料半年后,方丈不要小和尚撞鐘讓他到后院劈柴挑水。小和尚不服氣說:“我每天按時按點的撞鐘從來沒有誤過,而且撞鐘的聲音那么響亮,大家都聽的到,為什么?”方丈語重心長地說:“你的鐘撞得很響,但鐘聲空泛疲軟,沒有什么力量,因為你胸中無佛。 ”胸中無佛,自然體會不到撞鐘工作的神圣,小和尚在工作中只重視“力”、沒有用“心”,結(jié)果被方丈革了職。
回想二十多年宣傳部的工作歷程中:有為尋找一個鮮活的新聞線索,腳蹬自行車數(shù)十里實地采訪的辛苦;有發(fā)現(xiàn)一個好的新聞線索,興奮激動地夜不成寐一氣呵成稿件的收獲;有生活點滴皆新聞的執(zhí)著,多次把生活中經(jīng)歷的小事寫成生動的稿件發(fā)表;有為完成領導和上級業(yè)務部門交辦的工作,加班加點毫無怨言的付出;有為舉辦文藝活動在寒風、酷暑中忙碌的身影……
從青春年華到不惑之年,在宣傳部已度過了20多個春秋冬夏,雖然我沒有收獲多少級別和職務的提升晉級,但我一直在“用心去工作”的路上。
盡職盡責用心工作心得體會3
“做任何工作,只要你用心去做,一定能把它做好,如果你不用心去做,那肯定做不好”。這是《用心去工作》這本書前言中的第一句話,不僅道出了用心與工作的聯(lián)系,也讓我更深的領悟到了用心工作的重要性。
“用心去工作”,要求我們不僅要有專心、專注以及積極熱情的工作心態(tài),更要求我們努力提高工作技能,講究工作方法,做到事得其法,杜絕蠻干,追求更高的工作效率,認真地完成好單位和領導交辦的每一項工作。
“用心去工作”,不僅是一句箋言,是我們工作踐行的起點,更是一種工作緊迫感的體現(xiàn)。正是“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的最為樸素的要求。
“用心去工作”,要求我作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要有更高的政治覺悟,堅定不移地擁護黨的領導,堅定黨的事業(yè),處處想到先,事事做到先,團結(jié)同事,用心感知,加強團隊觀念,使我們能夠共同進步,形成“用心去工作”的良好氛圍。
根據(jù)單位和領導的安排,我從事單位的財務工作。財務工作在單位工作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要求我們以嚴謹和專注的態(tài)度及時進行賬務處理,認真記賬、日清月結(jié)、做到賬賬相符、賬證相符、賬實相符;同時,我還負責編報全系統(tǒng)各類財務報表并按要求及時準確、真實上報。在處理報表的過程中,我更能體會到專注心對工作的重要性:一旦報表中哪個數(shù)據(jù)處理錯誤,報表與報表之間的邏輯關(guān)系就會出現(xiàn)問題,不僅要重新檢查核對各報表和相關(guān)票據(jù),還會有可能給其他環(huán)節(jié)的工作造成延誤。
“用心去工作”,就是要認真細致,不放過工作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認真開展直屬事業(yè)單位財務審計檢查,要認真查看每一張有可能存在問題的憑證和原始票據(jù)。通過內(nèi)審進行了有效監(jiān)督,提升了財務管理水平,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jīng)驗,對審計出的違紀問題,做到及時糾正,并將有關(guān)情況及時向領導匯報,保證直屬單位財務工作安全有序開展。
在工作上,我始終“用心”去對待,認真負責、細心做事、努力進取的.工作態(tài)度;同時,還要有“回頭看”的總結(jié)以及“向前看”的計劃。養(yǎng)成總結(jié)階段性工作、做好下一步工作安排、在心里不斷提醒自己不管做什么事,都應該把它當作學習和個人成長的一部份,無論從事什么工作,身處什么崗位,都應該時刻保持進取心,充滿激情、全身心地投入工作。這樣才能讓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更加充實,更加有意義。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應該認真細心、專注專心,不能有絲毫馬虎,不能粗心大意。也就是說,要學會簡單的事細心做、繁瑣的事靜心做、復雜的事潛心做。更要自覺遵守財務道德義務:公私分明,把單位的利益視為自己的利益。
不斷努力,不斷改進,進一步發(fā)揚成績,克服不足,創(chuàng)新工作,增強服務意識,以服務為宗旨,全心全意為機關(guān)各科室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盡職盡責用心工作心得體會】相關(guān)文章:
對待工作永遠盡職盡責02-26
學習《用心去工作》心得體會01-20
個人用心去工作心得體會03-22
教師用心工作心得體會10-28
畢業(yè)實習工作通用心得體會02-06
培訓用心得體會11-05
學習用心去工作的心得體會范文04-04
公務員盡職盡責個人工作總結(jié)10-27
ps使用心得體會09-04
用心做事心得體會范文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