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周邊自駕游
長沙周邊自駕游一:
路線1.大圍山
大圍山位于瀏陽市東北部大圍山鎮(zhèn)與張坊鎮(zhèn)交界處,距長沙148公里。
大圍山森林公園山高林密,夏無酷暑冬無嚴寒,自然環(huán)境極佳。園內負離子平均濃度接近20000個/立方厘米,有的區(qū)域空氣中負離子最高達85900個/立方厘米,在空氣污染日益嚴重的今天,呼吸一下這里的空氣相信也是對身體大有益處的。
大圍山曾經(jīng)是湘東最大的佛教圣地,民國紅極一時的小說《江湖奇?zhèn)b傳》中著名的紅蓮寺便在此間,歷代都有高僧和文人學士慕名來此云游求學,老一輩無產(chǎn)階級革命家毛澤東、王首道、胡耀邦等在扁擔坳、桃樹巖一帶亦留下過足跡。
目前大圍山國家森林公園公園分為栗木橋景區(qū)、船底窩景區(qū)、白面石景區(qū)、七星嶺景區(qū)、玉泉寺景區(qū)、馬尾漕景區(qū)六大景區(qū),要準備充足的時間去探索。
門票價格:50元
開放時間:全天
自駕路線:從長沙城區(qū)出發(fā),上長永高速,之后轉入長瀏高速,行駛17公里,朝大圍山方向右轉,之后從古港/沿溪/S309/X019出口下來,左轉進入瀏東公路,沿這條路走一段就到了,全程不過140公里。
路線2.千龍湖
千龍湖度假區(qū)位于湖南省長沙市望城縣格塘鎮(zhèn),距長沙市區(qū)30公里。
千龍湖景色秀麗,湖水清澈,綠樹環(huán)繞,令人神清氣爽,“食、住、行、游、購、娛”一應俱全,功能完備,在這里不論是乘船還是垂釣都讓人感到無比享受。
當然到這里是一定要體驗生態(tài)農業(yè)產(chǎn)品的,值得一提的是這里的農家土菜,風味齊全,味道醇香,大家不妨試試。
路線:自駕線路比較簡單,沿雷鋒大道行駛,過合益橋后左轉進入千龍湖大道,向前行駛6公里即到千龍湖度假村大門口。雷鋒大道的路況通常都非常不錯,車友在此路上奔馳想必也會心情舒爽。
開放時間:全天
路線3.楊開慧故居
楊開慧故居在長沙市東北約60公里的板倉。
故居為一農舍,依地勢分三階梯共三進,面闊3間,土磚墻,小青瓦,大小房間共28間。其父母臥室和本人的住房等均作原狀陳列。帶著上家人、約上朋友們到這里游玩,不僅能瞻仰名人故居,晚上還可以選擇露營,是休閑的好去處。
門票價格:免費
開放時間:開放時間:8:30—16:30周一閉館
路線:沿京港澳高速公路行駛33公里,從開慧/G107出口下高速再走一段就到了。
路線4.朱氏祖屋恬園
恬園位于長沙縣安沙鎮(zhèn)和平村。前國家總理朱镕基在這里出生,并度過了童年時光,直到9歲多離開棠坡。
真正的恬園60代已被破壞殆盡,現(xiàn)在的建筑都跟據(jù)知情者描術復原的一部分,據(jù)說當年朱家富甲一方,清未文豪吳南屏,曽于同治十二年癸酉(公元1873年)受邀到此作客,并揮筆恬園之美:“恬園,長沙朱氏之山莊也,地名棠坡,去會城東北60余里,古驛道旁,崗嶺回復,數(shù)轉乃入,至則柴關矮屋,甫見竹樹間游與乃佇,客驚而問,不意所稱恬園者之在此也”。
新修的恬園雖不復當年的氣派,卻仍能讓人領略其的遺風。進園游覽不需門票,不過園內并無可供觀賞的陳列物品、圖片資料。據(jù)說恬園是個風水寶地三面環(huán)山,一面朝南,山口陣陣涼風吹來,特別舒暢。附近的餐館很有特色,來此游玩一定不要錯過。
門票價格:免費
開放時間:全天
路線:沿107國道東行32公里,到達安沙鎮(zhèn)和平村,轉上水泥小路,再行二三公里,地名棠坡,便可見朱氏祖屋“恬園”。
長沙周邊自駕游二:
東:瀏陽大瑤鎮(zhèn)
花炮之鄉(xiāng)中的花炮王國
自駕線路
1、從三一大道上長永高速公路
2、自永安鎮(zhèn)上長瀏高速公路到終點
瀏陽,號稱花炮之鄉(xiāng)。瀏陽各鄉(xiāng)鎮(zhèn)中,大瑤鎮(zhèn)又是花炮王國。
大瑤鎮(zhèn)地處瀏陽市東南部,地處湘贛兩省,萍瀏醴三市交界處。這一帶,也是中國煙花鞭炮的主產(chǎn)區(qū)。
李畋廟
花炮行業(yè)的祖師爺
各行各業(yè)都喜歡封一個祖師,就像木匠祖師魯班、茶葉鼻祖陸羽,唐朝的李畋被封為煙花鞭炮創(chuàng)始人。在瀏陽花炮最主要的策源地大瑤鎮(zhèn),建有李畋廟,讓李畋與造紙的蔡倫、藥王孫思邈并受祭祀。
李畋,生于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李畋天資聰慧,隨父練就一身武藝,曾被多處聘為武術教習。父母去世后,他搬至獅形山半嶺上,與采藥人仲叟為伴。一天,兩人上山采藥、狩獵,偶遇風雨,回家后,仲叟一病不起。鄉(xiāng)人言稱為山魈邪氣作怪(實為瘴氣),將危害一方。李畋十分焦急,突想到父親曾說燃竹可壯氣驅邪,即試之,頗具聲色,但爆力不足,他便大膽地在竹節(jié)上鉆一小孔,將硝藥填入,用松油封口引爆,效果極佳。鄉(xiāng)鄰仿之,一時山中爆聲四起,清香撲鼻,瘴氣消散,仲叟病愈。但這種竹爆攜帶不便,且不安全,李畋又以紙代竹,經(jīng)反復試驗,其聲如雷,光氣四射。后來,這種爆竹除用于驅除瘴氣,還用于婚喪喜慶。
李畋廟旁邊有一堵老墻,墻那邊就是中國花炮文化博物館。在自己的地盤上,為一個行業(yè)建博物館,是一個地方的文化自信,非有莫大的文化積累,難以為之。瀏陽市大瑤鎮(zhèn),就有這個“花炮發(fā)源”的自信。館名是瀏陽老鄉(xiāng)、前北京大學校長周其鳳院士寫的。周其鳳是一個話題人物,常遭遇新聞炒作,褒貶不一。但對于瀏陽,周是有影響力的名流,是家鄉(xiāng)的驕傲,各地題詞極多。
南:湘潭易家灣
一處昭潭命名了潭州、湘潭
自駕線路
1、從長潭西線高速公路上滬昆高速公路
2、從滬昆高速公路上上瑞高速公路
3、從上瑞高速公路在湘潭岳塘區(qū)出口上G107國道
易家灣鎮(zhèn),地處湘江東岸,是長沙、株洲、湘潭三市交界處。
易家灣依灣而建鎮(zhèn),相傳最早為易姓人在此經(jīng)商而得名。鎮(zhèn)雖不大,但鄰近的`昭山、昭潭卻讓它在湖湘歷史長河中泛起過不小的波瀾。
昭山
中華八景文化,瀟湘為濫觴
過去神州大地不少地方,大到省、府,小到縣、鄉(xiāng),都有自己的“八景”、“十景”。這些景點大多以四字命名,古色古香,形成了獨特的八景文化。其實,開啟這股文化風潮的,就是湖南的“瀟湘八景”。
瀟湘八景,最早是由北宋的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提到:“度支員外郎宋迪,工畫,尤善為平遠山水,其得意者,有‘平沙雁落’、‘遠浦歸帆’、‘山市晴嵐’、‘江天暮雪’、‘洞庭秋月’、‘瀟湘夜雨’、‘煙寺晚鐘’、‘漁村落照’,謂之八景,好事者多傳之。”
這些好事者,不僅有各地的文人騷客,甚至皇帝也要來湊熱鬧。這一傳,不僅傳遍大江南北、長城內外,甚至遍及朝鮮、日本。現(xiàn)在著名的西湖十景、燕京八景,都受到了瀟湘八景的啟迪與影響。
據(jù)考證,瀟湘八景中的“昭市晴嵐”,昭即昭山,市則指易家灣集市。每逢雨后新晴,或是旭日破曉,萬丈霞光撒在山間,雨氣氤氳,色彩繽紛,美而壯觀。昭山究竟有多美,大思想家王夫之曾經(jīng)題詞道:“日落天低湘岸杳,迎目蘢蔥,獨立蒼峰小,道是昭王南狩道,空潭流怨波光裊。”
昭山的美,甚至也讓黃興動容,許諾“革命成功后,我一定將我的兩位母親遷葬昭山”。
昭潭
這里是湘江最深處
提到昭山,不得不提山下的昭潭。提到昭潭,又不得不提周昭王。
周昭王是西周的第四代國王,他在南征荊楚的過程中,不幸溺水而亡。而傳說,他這一仗一直打到了湖南,最后跌落在易家灣附近的湘江深潭內。因此,這潭叫昭潭,這山叫昭山。
無論傳說是否真實,但昭潭的名聲卻就此傳播開來。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以地有昭潭而名,改湘州為潭州。此后一直到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潭州府又更名為長沙府,潭州這個名字,陪伴了長沙將近800年。湘潭的名字,也來自于昭潭。甚至,今天湘潭市河西老城區(qū)曾經(jīng)一度叫做昭潭鎮(zhèn)。
湘江在昭山附近有環(huán)山水流沖擊,故而昭潭是一處旋潭,夏季水深可達50至60米,相當于10多層的高樓。這里是湘江最深處,古人甚至認為它是一個無底洞。不過,昭潭之深的一個好處是,舊時每到冬季,湘江水淺無魚可捕,但只要到昭潭江面上放網(wǎng)一撈,又是滿滿一網(wǎng)新鮮大魚!
西:安化梅城
上下梅山分安化、新化
自駕線路
1、從金洲大道到寧鄉(xiāng)
2、從寧鄉(xiāng)轉S209到老糧倉鎮(zhèn)
3、從老糧倉轉S311到高明鄉(xiāng)
4、從高明鄉(xiāng)轉G207
舊時長沙軍事地位重要,不僅城池建在長瀏盆地內,而且東、西兩側還有羅霄、雪峰山分別守護。如今長沙人要想了解過去長沙周邊的天然軍事屏障是如何拱衛(wèi)星城的,最好的去處便是安化縣的梅城鎮(zhèn)。
入安化
九關十八鎖,鎖住長沙西大門
安化縣在明清兩代是長沙府11縣1州之一,也是長沙府的西大門,梅城鎮(zhèn)則是當時安化縣的縣城。從縣城梅城到府城長沙,有一條360里的石板古道。因古代五里設一亭,十里設一鋪,故稱“三十六鋪到長沙”。這其間,有一段天路被喻為“九關十八鎖”,關隘多、山勢險,民間諺曰“打開九關十八鎖,放出蛟龍走驛頭”。
九關十八鎖峽谷,深谷綿延,水流湍急,游魚也怕,懸崖絕壁,危乎高哉,飛鳥亦愁。
入梅城
一架燕子橋知風雨
梅城鎮(zhèn)所處的湘中梅山地區(qū),有著與周邊地區(qū)相比,獨具特色的梅山文化。史書記載,“梅山峒蠻,舊不與中國通。其地東接潭,南接邵,其西則辰,其北則鼎澧,而梅山居其中。”
宋熙寧五年(公元1072年),蔡煜、章敦開梅山,置安化縣、新化縣,此后這一地區(qū)成為漢、瑤等眾多民族雜居之處。
風雨橋,是侗族建筑“三寶”之一。橋梁由巨大的石墩、木結構的橋身、長廓和亭閣組合而成。除石墩外,全部為木結構,不用一釘一鐵,全用卯榫嵌合。橋身以巨木為梁,橋面游廊宛如長龍,建有三層或五層的四角形成八角形的橋亭三至五座。因為行人過往能躲避風雨,故名風雨橋。
安化風雨橋建筑群已經(jīng)入選第七批全國文物保護單位。其中,位于梅城鎮(zhèn)的宋代風雨橋,如今名叫燕子橋。燕子橋在古代是長沙通往梅城驛道上的一個主要交通口。
北:汨羅屈子祠鎮(zhèn)
屈賈之鄉(xiāng)的見證者
自駕線路
1、從京港澳高速公路到汨羅伍市鎮(zhèn)
2、從伍市鎮(zhèn)轉XF52
舊時的長沙府,浩浩湯湯的洞庭湖是它北面的天然屏障。洞庭南岸的湘陰縣(今湘陰、汨羅)也是長沙府11縣1州之一,是長沙通往中原、京師的北大門,同樣留下了許多歷史文化古鎮(zhèn)。
在汨羅市區(qū)西北方向10公里,有一個屈子祠鎮(zhèn)。鎮(zhèn)上,有一座屈子祠。祠堂內,供奉著一位遠古的愛國詩人。他靜靜地講述著,長沙楚國年代的那些事兒。
屈子祠
屈賈之鄉(xiāng)活見證
長沙,因為屈原、賈誼的影響,而被稱作“屈賈之鄉(xiāng)”。在長沙眾多的城市名片中,大概也只有這張,歷史最為悠久,也沒有其他城市敢跟長沙冠上相同的名號,大約算是寰宇獨家了。
不過,今天的長沙人,尚可以去太平街的賈誼故居瞻仰一下賈長沙的風采,但要想祭拜一下屈原,還得是到汨羅來。不光是長沙人,全中國的人,也只有到了汨羅,才能感受一下古代人們對三閭大夫的感情。因為汨羅的屈子祠,是全國現(xiàn)存唯一的紀念屈原的古建筑。其余的,皆已湮滅于歷史滄桑之中。當年在“文革”“破四舊”期間,憑借智慧力保屈子祠的公社書記,實在是該記一大功。
屈子祠始建于漢代。不過,我們今天能看到的建筑,是1754年乾隆皇帝下旨重建的。長沙人到這里祭奠屈原可是有著悠久的文化傳統(tǒng)的,就連官員也要來湊熱鬧。早在六朝時期(公元424年),當時的湘州刺史張邵就派“戶曹掾”到汨羅屈原廟祭祀屈原,開了湖南官府公祭之先河。此后,屈子祠便香火不斷,更不乏仰慕已久的文人雅士來這里一了心愿。東側的屈原碑林里就收藏了300多位書法大家的墨寶,更有李長春、劉云山的題詞真跡。
古羅城遺址
楚漢名城舊時憶
歷史上,長江中游曾有一個小國叫羅國,又名羅子國。傳說為祝融氏吳回的孫子陸終的第六子季連所創(chuàng)。是羋部落穴熊的一個分支,和楚國同祖,最終又為楚所滅。
羅國子民在歷史上不斷遷徙,春秋時期最后落腳在汨羅附近。秦滅楚后,秦始皇又在羅國故地設置羅縣,屬長沙郡。
1957年,在距離屈子祠5公里的汨水、羅水交匯處,發(fā)現(xiàn)了這座古羅城遺址。城垣東西長490米,南北寬400米。從出土陶器的質地、器型、飾紋的風格來看,與長沙楚墓中出土的陶器風格基本一致。
【長沙周邊自駕游】相關文章:
長沙周邊自駕游景點匯集04-15
長沙周邊自駕游景點攻略11-17
長沙周邊紅色景點推薦09-28
長沙周邊有哪些景點08-25
湖南周邊自駕游07-08
聊城周邊自駕游12-04
鄆城周邊自駕游11-12
湖州周邊自駕游01-01
長沙周邊游景點推薦08-25
東營周邊自駕游去哪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