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工程與光電技術學院(簡稱電光學院)是在原電子工程系和光電技術系基礎上于1992年組建而成。學院的主要學科專業(yè)創(chuàng)建于1953年學校前身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建校之時。經過50年的建設和發(fā)展,學院已建設成集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于一體的研究型學院,其教學與科學研究涉及了信息與通信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光學工程和機械電子工程等諸多現(xiàn)代信息技術領域。
學院現(xiàn)有光學工程和信息與通信工程兩個博士后流動站;光學工程(省、部級重點)和信息與通信工程兩個一級博士學位授權學科,其中信息與通信工程學科含通信與信息系統(tǒng)(省級重點)和信號與信息處理兩個二級學科;機械電子工程(部級重點)、電磁場與微波技術和物理電子學三個二級博士學位授權學科;以及七個碩士學位授權學科、三個工程碩士培養(yǎng)領域和六個本科專業(yè)。每年招收本科生450人左右,碩士/博士研究生250人左右。
在211工程重點學科建設項目電子與光電信息工程的支持下,學校投資了8000萬元人民幣建立了六個學科實驗室用于高層次人才培養(yǎng)和科學研究;在本科評建的資助下,學校投資了2000萬元人民幣,進一步完善了本科人才培養(yǎng)體系和環(huán)境。
學院每年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計劃及省部委攻關科研項目百余項,完成科研經費2000萬元左右;在國內外核心期刊發(fā)表學術論文150多篇。近年來,先后撰寫專著、教材20部,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40余項。
學院現(xiàn)有教職工132人,其中教授27人(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人,IEEE Fellow 2人,博士生導師16人)、副教授43人,40%的教師具有博士學位。學院已建立了同美國、日本、德國、法國、韓國、新加坡、香港、臺灣等國家和地區(qū)高校和研究機構的學術交流與合作,每年有十多人次出國講學、學術交流與科研合作。
伴隨著學校創(chuàng)建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研究型大學的進程,學院將進一步優(yōu)化育人體系,合理調整科研結構,以適應國家和社會對人才和技術的需求。學院教職員工正以創(chuàng)建優(yōu)秀的教學,優(yōu)秀的科研,優(yōu)秀的社會服務作為宗旨,以推動科技創(chuàng)新和技術進步作為使命,為建立一流理工科大學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