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課堂還給學生》小學語文教學反思
蘇版第十冊《鄭和遠航》一文重點介紹了鄭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情況,并點明鄭和七次遠航的重大意義。表現了我國古代人民頑強的探索精神和出色的航海技術。
課文第四自然節(jié),介紹了鄭和遠航所到的國家,寫了鄭和與所到國家的人民進行友好交往。課文對“友好交往”的細節(jié)描寫較少。我嘗試以問題切入,從引導學生讀懂、讀好課文入手,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去豐富交往的細節(jié)。如鄭和向國王“遞交國書”、“贈送禮品”時,雙方對話的內容;當地老百姓“驚嘆不已”,會些什么話等。課前指導學生查閱資料,了解明朝的國勢,鄭和七下西洋的背景、目的------整個教學過程采用朗讀法、講解法、討論法。但我在教學中發(fā)現,由于時代、文化的隔閡,學生對這些文字的空白處要作深入的個性解讀是有一定困難的;同時,學生隨著年級的增高,上課發(fā)言舉手的很少,課堂發(fā)言我只能無奈地采用“點將式”或“開火車式”等,討論時前后左右,交流時,發(fā)言的總是那么幾個同學,而且復制、粘貼同學語言的情況較多。
如何才能讓“關注學生的個別差異,滿足不同學生學習需求”的理念得到實施呢?如何才能刷新學生的語言,展現每個學生的優(yōu)勢呢?
新課標提倡更多地關心學生學習時的情意狀態(tài)。語文教學是通過語言文字塑造的藝術來影響學生的,因此語文教學不單單是認識活動,同時也是情感活動。教師要發(fā)揮教育智慧給每位學生創(chuàng)設施展才能的平臺,促成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的全過程,精心組織學生進行各種形式的學習活動,滿足個體的需要。
怎么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欲望和動力,巧妙地把課堂還給了學生,讓課堂成為學生發(fā)展的舞臺?不僅訓練學生的大腦和雙手,更讓每個學生的情感細胞也興奮起來,從而發(fā)展學生的情感智慧?
才接手這個班時,我就發(fā)現這個班的學生天真活潑,愛表演,有好幾個同學還是學校藝術團的臺柱子;谶@個特點,我決定發(fā)揮學生所長,開發(fā)學生自身的資源,充分調動學生已有知識經驗,讓學生資源和課堂教學資源都得到有效的開發(fā)和利用——讓學生小組合作排演課本!在表演中挖掘出學生的生活積累和生活體驗,從書中讀進去又讀出來,架設“書本”走向學生的“橋梁”。于是我安排學生自由組合,把這段中有關鄭和覲見各國國王的情節(jié)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出來。準備階段,由于是自由組合,每個同學的積極性都非常高。表演準備階段,我出示了一段有關鄭和的資料:“鄭和每到一處,首先和當地首領協(xié)商,進行友好平等的貿易。同時他還了解當地風俗,尊重當地人民的習俗,給當地人民留下良好的印象。直到今天,有些國家還保存著鄭和航海的古物和古跡!毕M@段文字能為同學編寫的課本劇提供一定的背景資料。并提出要求:各組表演時,我要求觀看的同學注意表演同學的表情、語言、動作,以便再上來時有更出色的發(fā)揮。每組表演完,其他各組積極點評,哪里還可以再增加情節(jié),哪里的語言還可以更精彩-------
表演前,各小組成員積極分工,認真準備,表演時,每一個同學都全身心投入,一組表演完,學生積極評價表演的得與失,隨后表演的同學積極吸取前面同學的經驗教訓,把這節(jié)課推向了一個高潮,教學難點也迎刃而解了。在學生欲罷不能時,我及時提出另一個學習任務:希望全班同學把這小節(jié)以課本劇的形式改寫出來,每個學生都欣然接受,興趣盎然地進入了新的創(chuàng)作狀態(tài),課后交上來作業(yè)表明,效果非常好,連平時最怕寫作的同學,第二天都上交了一篇令我滿意的課本劇,學生的聽說讀演的`能力都得到了有機的發(fā)展。
下面是一位學生創(chuàng)作的課本劇:
鄭和面見鄰國國王
人物:鄭和,國王,鄭和的士兵,國王的大臣
地點:鄰國的王宮
起因:鄭和受明朝皇帝派遣,與各國友好交往。
國王的侍臣:(抱拳匍地)稟報國王,外面有一個自稱明朝使者的人前來求見。
國王:宣!
鄭和:(健步走上宮殿,雙膝跪地)啟稟國王,我受我國皇帝派遣,帶來一封國書,請陛下過目。
國王:(滿面笑容)“呈上來。”
侍臣甲:“是,陛下!保ń舆^鄭和手中的國書,交給陛下)
國王:(用手摸著胡子,思考)“嗯,你這次出使我國,有何貴干呀?”
鄭和:(站起來)我奉吾皇之命,帶來我國的茶葉,絲綢和瓷器,望陛下笑納,并愿和貴國保持友好往來,兩國互通生意往來,平等貿易。
國王:(萬分驚訝)哇!貴國的茶葉,瓷器,絲綢早就名揚四海,真是百聞不如一見,果然不同凡響。
鄭和:(趨步到國王跟前,向他介紹):“這是絲綢,它們是選用上好天然蠶絲,經過上百道精細的手工才紡織而成,在我國一般只有皇帝和后宮佳麗才有幸穿上!
國王:(一邊用手撫摸著絲綢、瓷器,一邊感嘆)“真是世間珍品啊!”
國王:拿起一只雙龍嬉珠的瓷器,愛不釋手------
鄭和:(恭恭敬敬地)“這瓷器,可插花,也可做裝飾,它們不僅堅固耐用又美觀大方,造型上雖簡潔,但裝飾卻流暢豪放,具有極高的藝術欣賞價值!
鄭和:(取出一罐茶葉)“陛下,這是我國的名貴茶葉,名叫碧螺春,喝了它泡的茶,不僅可以清心明目,還可以延年益壽呢!”
大臣:想不到還有如此神奇的功效。。▏K嘖贊嘆)
國王:(大喜)“真的?我倒要試試看,快泡茶。”
國王與眾大臣共品茶。面露喜色。
國王:快設宴款待明朝使臣,傳令全國,從今后國民要與明朝使臣友好貿易-------
幕落
從這一課的教學反思中,我深刻認識到了教師的作用在于營造氣氛,適時調控,巧妙點撥,以激發(fā)學生多層面的思維、多角度的理解、體驗,收到的效果確實很好。同學們品嘗了合作的快樂和創(chuàng)造的喜悅,得到了一次有益的寫作訓練,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我個人也在課堂教學中去感受自己作為課堂教學創(chuàng)造者的尊嚴與歡樂。只要給學生一個寬松的環(huán)境,學生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是我們意料之外的。
【《將課堂還給學生》小學語文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高中語文高效課堂教學反思08-01
小學語文的教學反思01-16
小學語文《荷花》教學反思01-28
小學語文《假如》教學反思11-29
小學語文教學反思12-05
小學語文坐井觀天教學反思12-26
小學語文《太陽》教學反思08-18
小學語文《白鵝》教學反思08-14
小學語文《翠鳥》教學反思08-14
小學語文《將心比心》教學反思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