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專業(yè)開題報告范文
對于英語專業(yè)的同學來說,要求英語論文學術較高,而英語開題報告作為畢業(yè)論文答辯委員會對學生答辯資格審查的一個重要依據(jù)材料,為大家提供了英語專業(yè)開題報告,歡迎參考!
課題名稱:中學生英語學習狀態(tài) 一英語對中學生意味著什么
1、選題意義和背景。
1.1選題背景:
。ㄒ唬⿲Ξ斍坝⒄Z學習現(xiàn)象的考問(二)理論學習的熏陶
1.2選題意義:
1.2.1理論意義
本研究從現(xiàn)象學的角度定義“學習狀態(tài)”,學習狀態(tài)是一種意識,這種狀態(tài)是整體的、自上而下。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是不斷的發(fā)展變化的,他們的語言意識品質是逐漸地養(yǎng)成。每一階段的教育都要有意識的形成,而每一個意識的形成都需要有可以接納它的內在前提。中學生在中學六年的英語學習過程中,每一個階段都為下一個階段的學習提供內在前提,這就是我們所說的中學生的英語學習狀態(tài)的變化。通過對此的研究,我們能夠明確教師的“教”就是使得學生逐步地形成他們的英語語言意識品質,養(yǎng)成其英語素養(yǎng)。這樣的一種理論理解,帶有根本性的變革的意義。教育歸根到底是“一種意識品質的養(yǎng)成”,意識是最原初的形態(tài),它是人的覺察狀態(tài),蘊含著“知、情、意、行”最初始的合而未分的胚芽。一旦教育使學生具有了某種意識,它就會像種子擁有的生命基因那樣作用于學生的心靈,在一個個與之相合的具體情境之中一次次地生根發(fā)芽,舒枝展葉,它外顯于人的形狀、姿態(tài)就是素養(yǎng)的體現(xiàn),就是意識品質養(yǎng)成的結果。由此可見,英語課堂不再是英語知識的傳遞而是英語語言意識品質的養(yǎng)成。英語課堂不是單。純的聽說讀寫技能的訓練,而是英語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這種理論依據(jù)的尋找在方法論上也是一種新的探索,它不僅豐富了英語教育的研究,而月為中學英語教學設計提供了經(jīng)過論證的建議,同時也為現(xiàn)存的教育實踐活動提供理論借鑒與支撐。
1.2.2實踐意義
首先,本研究筆者致力于尋求英語教學的理論依據(jù),從分析學生的語言學習狀態(tài)入手,明確中學英語教學的基點。然后再分析語言是什么,明確英語作為一門語言的意義和作為一門中學課程的意義,形成對中學英語教學內涵實質的理解。中學英語教師的“教”就是使得學生養(yǎng)成他們的英語素養(yǎng):語言意識品質。這一理解不僅豐富了當前的英語教育理論和英語教學研究,同時也能夠為教育實踐者提供理論借鑒。
其次,本研究通過對中學生入學初的英語學習狀態(tài)和高三畢業(yè)時的學習狀態(tài)的把握形成對中學英語教學的理解。教師要做到就是在六年的教學中,讓學生從最開始的狀態(tài)達到高三畢業(yè)時應有的狀態(tài),這也就明確了中學英語教學就是要形成學生的英語語言素養(yǎng)。在此基礎上,呈現(xiàn)的課例體現(xiàn)著學生從最初擁有的英語學習狀態(tài)到高三畢業(yè)時的英語學習狀態(tài)的自然的、整體的過渡。這些能夠為中學英語教與學提供更有效的具有借鑒意義的具體措施。并且本研究對我自身的教育理論和實踐也具有較強的訓練意義,對以后投入中學英語教育有很大的實踐和理論指導意義,讓我能夠自信、有理、有據(jù)地從事中學英語教學。
再次,英語教師專業(yè)發(fā)展需要有一個根本的追求,本文的研究能夠為其提供一個明確的解答:英語課堂不是英語知識的傳遞而是英語語言意識品質的養(yǎng)成。這樣的一種理解,可以使得我們英語教師在日常的教學實踐中不至于陷入“語言工具論之爭一”和“題海戰(zhàn)術”之中。對英語教的依據(jù)的明確,使得教師的教學是直接拿著英語本身去感染學生,學生擁有的是英語語言本身,而不是單詞的累積、語法的機械記憶等等。學生養(yǎng)成的是英語素養(yǎng),而不是解英語題的技巧或是聽說讀寫的技能。
作為英語教師,我們可以在中學六年的日常教學實踐中實現(xiàn)學生英語語言意識品質的養(yǎng)成。讓學生真正學懂英語,讓英語學習不再成為一種負擔,讓英語本身的語言力量去感染他們。并且使得他們對使用英語這門語言來理解和表達所思所想充滿熱切的愿望,對英語及其蘊含的文化充滿著新奇。這也是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應該努力的方向,也是實現(xiàn)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的重要表現(xiàn)。
2、論文綜述/研究基礎。
。ㄒ唬╆P于“學習狀態(tài)”的研究在對學生學習狀態(tài)的相關文獻進行分析梳理時,筆者發(fā)現(xiàn)國內外的關于學習狀態(tài)的研究主要是從心理學的角度展開的。國外在這一方面的研究,在提到learning state時,更多的指的是遠程學習中的學習狀態(tài),與國內所指的學生課堂或者學習過程中的學習狀態(tài)是迥然不同的。在查閱到的相關文獻中,學習狀態(tài)多指的是在課堂或是課堂之外的學習過程中的學習狀態(tài)。
。ǘ╆P于中學生英語學習的研究在中國知網(wǎng)中,輸入“中學生英語習得”這一關鍵詞共檢索出5篇文章,其中一篇《略論語法翻譯法在我國中學英語教學中的積極意義》從我國英語教學的具體情況談起,談及了中學英語學習的特點,認為在《新課程標準》背景下,語法翻譯教學法仍具有重要的意義。文中并沒有涉及中學生語言習得的內容,僅論述了語法翻譯法這一教學方法在中學英語教學中的意義。剩余的四篇中的兩篇文章《課堂教學環(huán)境下如何創(chuàng)設語境培養(yǎng)中學生英語習得的能力》和《善用朗讀,促進中學生英語習得》探討的是如何通過創(chuàng)設語境和善用朗讀這些具體的英語教學方法來促進學生語言的習得。他們只是從微觀的視角來闡述具體的英語教學方法,并未對學生英語習得做整體的分析!墩Z言遷移對英語語法習得的影響》這篇碩士論文以影響語言習得的一個重要因素-語言遷移中的一可加工理論為切入點,通過實證調查的方式探討了這一理論對中學生英語語法習得的影響。最后一篇《論語意與形式兼顧理論在中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作者選取國內外二語習得和外語教學研究的一個熱點課堂教學中兼顧語義與形式的教學模式,探討這種教學模式在中國中學英語教學中應用的可能性,討論若干可操作的教學方法與步驟。認為語意與形式兼顧教學結合了純語言形式教學和純交際教學的優(yōu)點,有利于提高學習者語言的流利性和準確性。
。ㄈ╆P于中學英語教學的研究對此研究的關注,只是想了解當前的中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是依據(jù)什么來設計教學促進學生英語語言意識品質的養(yǎng)成。
3、參考文獻。
著作類:
[1]海德格爾著。孫周興譯。林中路[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
[2]海德格爾著。孫周興譯。在通向語言的途中[M].北京:商務印刷館。1997.
[3]梅洛龐蒂。知覺現(xiàn)象學[Ml.北京:商務印刷館。2001.
[4]帕默爾著。李榮譯。語言學概論[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3年。
[5]劉永富。胡塞爾現(xiàn)象學·海德格爾本是學引論一從所知學的角度重新解解讀胡塞爾與海德格爾[M].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2000.
[6]涂紀亮,F(xiàn)代歐洲大陸語言哲學[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
[7]洪堡特。論人類語一言結構的差異及其對人類精神發(fā)展的影響[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8]胡塞爾著,倪良康譯。邏輯研究[M].海:上海譯文出版社。第2卷。第一部分。
[9]伽達默爾著。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下卷[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
[10]伽達默爾著。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下卷[M]. 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
[11]伽達默爾著夏鎮(zhèn)平,宋建平譯。哲學解釋學[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
期刊類:
[1]蔡嘩,閻輝。關于藝術類專業(yè)學生學習狀態(tài)的調查[J].藝術教育。2005.3:16一17.
[2]陳水生。不同生源類型高職生學習狀態(tài)的調查與思考[J].職業(yè)教育研究。2006. 6:36一37.
[3]陳迎明,賀志軍。當前培養(yǎng)大學生學習狀態(tài)的思考與建議[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7.
[4]高波!白泛币粌和瘜W習狀態(tài)之愿景[J].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08.4:23一26.
[5]高常營,金延。工具還是存在-伽達默爾語言觀探析[J].唐都學刊。2003(4)
[6]葛明。中學生英語學習策略水平及其與英語學業(yè)成績的相關研究[J].心理科學。2005.28(2):41-453.
[7]韓曉玲,陳忠華。解讀洪堡特關于語言本質和語言“世界觀”問題的哲學思想[J].煙臺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第1期。
[8]姚小平。洪堡特-人文研究和語言研究[J].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5
[9]康靜涵從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看教師的教學效果-兼評王文麗《五彩池》課堂教學[J].小學教學參考。2002.第10期。P8.
[10]廖肇銀。課改:營造嶄新的學習狀態(tài)-訪特級教師沈重予[J].汀西教育。第二期。2005. P12-14.
[11]曉玉。體育教師應如何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8. 15:573.
[12]馬藝。新課程改革學生學習狀態(tài)的研究一以小學語文為例[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2006.
[13]牟飛燕。西部學困生在學習狀態(tài)方面的情況調查及其分析[J].甘肅農(nóng)業(yè)。12:223.2006.
[14]寧虹。重新理解教育[J].教育研究。2001.第11期。
[15]寧虹。教師成為研究者的現(xiàn)象學意識[J]教育研究。2003.第11期。
[16]寧虹。教師教育:教師專業(yè)意識品質的養(yǎng)成一教師發(fā)展學校的理論建設平[J].教育研究。2009.7
[17]寧虹。教育的實踐哲學-現(xiàn)象學教育學理論建構的一個探索[J].教育研究。2007.第7期。
[18]寧虹。實踐一意義取向的教師專業(yè)發(fā)展[J].教育研究。2005.第8期。P42-47
[19]寧虹,胡薩。教育理論與實踐的本然統(tǒng)一[J].教育研究。2006.第5期。
[20]寧虹,鐘亞妮,F(xiàn)象學教育學探析[J].教育研究。2002.第8期。
[21]申小龍。洪堡特“語言世界觀”思想研究[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1990.第2期。P55-60.
[22]吳波。洪堡特“精神力量”及其與民族和語言的特性的關系[J].南陽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第1期。P84-89
[23]武延紅。關于中學生英語學習動機的探討閉。教學實踐。2012.第5期。
[24]汪小英。語言工具性與語言本體論一大學英語教學方法的探討與反思[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09.
[25]王玉琴。如何保持良好的地理學習狀態(tài)[J].內蒙古教育學報2005.6:42.
[26]鄢鋒。高校女生實施體育選項課后的學習狀態(tài)分析與對策[J].麗水學院學報。2007.第2期。P119.
[27]楊文斌,余貞凱。玉溪師院網(wǎng)球選項課學生學習狀態(tài)的研究[J].讀與寫雜志。2008.5(5):5-56.
[28]姚小平。洪堡特-人文研究和語言研究[J].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5.P64.
[29]尹靜,馬世超。高校組織氣氛、學生學習狀態(tài)、學業(yè)成就相關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9.
[30]易立新。語言與精神-論洪堡特的語言哲學思報[J]西安社會科學。2010.第6期。F8-10.
[31]張柯。語言的本質一海德格爾后期語言思想梳論[J].淮陰工學院學報。2008,第17卷第2期。
[32]周兵,實施素質教育的課程環(huán)境研究一江蘇省體育教育專業(yè)學生對課程設置評價及學習狀態(tài)調查[J].體育與科學。2000. 21(5):50一52.
論文類:
[1]李晉巖。中國學生外語學習生活體驗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6.P25.
[2]劉文英。語文教學中最佳學習狀態(tài)激活與維持的探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4.
[3]馬駿。第二語言習得在外語教學中的作用[D].黑龍江大學。2001.
[4]毛春洲。中學生英語學習歸因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3.
[5]嚴彩麗。初中英語教學之前概念教學[D].首都師范大學。2011.
[6]于全有。語言底蘊的哲學追索一從傳統(tǒng)語言本質論到層次語言本質論[D],吉林大學2008.
其他類: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02011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
4、論文提綱。
緒論
一、研究緣起
。ㄒ唬⿲Ξ斍坝⒄Z學習現(xiàn)象的考問
。ǘ├碚搶W習的熏陶
二、研究目的與研究意義
。ㄒ唬┭芯磕康亩
。ǘ┭芯恳饬x
三、理論界定
。ㄒ唬⿲W習狀態(tài)
。ǘ┱Z言學習狀態(tài)
。ㄈ┯⒄Z作為中學課程意味著什么
四、文獻綜述
。ㄒ唬╆P于“學習狀態(tài)”的研究
。ǘ╆P于中學生英語學習的研究
。ㄈ╆P于中學英語教學的研究
五、研究設計與論證
。ㄒ唬┭芯吭O計與論證
。ǘ┭芯糠椒
第一章中學生的英語學習狀態(tài)一中學英語教學的基點
一、中學生入學前的語言學習狀態(tài)
二、中學生畢業(yè)時應該有的英語素養(yǎng)
第二章英語是什么?
一、語言是什么?
二、英語作為一門語言的意義
三、英語作為一門中學課程對學生的意義
。ㄒ唬┯⒄Z作為中學課程意味著英語語言的使用
。ǘ┯⒄Z作為中學課程意味著一種世界觀的養(yǎng)成
。ㄈ┯⒄Z作為中學課程意味著一種異域文化的熏陶
第三章中學英語教什么?
一、中學英語學習現(xiàn)狀分析及其原因
。ㄒ唬┞犝f讀寫技能技巧訓練下的中學英語教學
。ǘ肮ぞ哒撝辽稀崩砟钕碌闹袑W英語教學
。ㄈ跋衲刚Z一樣學習英語”理念下的中學英語教學
二、中學英語教學的內涵實質
第四章課例呈現(xiàn)中學生英語學習狀態(tài)和索養(yǎng)的養(yǎng)成
一 、“讓There be深深的存在學生的腦海中”-語法課應該這樣上
二、直接讀懂英文文本一英語閱讀課的內涵實質
。ㄒ唬┨厥獾挠颜x
。ǘ┯⒄Z的歷史
5、論文的理論依據(jù)、研究方法、研究內容。
我的研究設計主要是怎樣根據(jù)學生的英語語言學習狀態(tài)設計研究序列使中學英語教學得到整體體現(xiàn)。論證它有完整覆蓋和代表性,并體現(xiàn)學科性質特點和英語學習的特點;論證它可以養(yǎng)成學生的英語語言意識品質;論證它是教的依據(jù)。 本文的研究在一般意義上也會采用文獻分析的研究方法來獲取本研究的學術動態(tài),通過訪談法跟觀察法來獲取研究中關于中學生母語語言狀態(tài)和英語語言學習狀態(tài)的最真實的研究資料。但我的最主要的研究方法將采用以下的方法:
1理論研究
本研究主要從現(xiàn)象學的理論視野出發(fā),確定“學習狀態(tài)、語言學習狀態(tài)”的內涵實質。學習狀態(tài)其實就是一種意識狀態(tài),它具有意識所有的特點。它是教的起點,也是一切教育進行的基點。那語言學習狀態(tài)就是一種語言運用的意識狀態(tài),英語教學的實質就是養(yǎng)成學生的英語語言意識品質。英語學習是學生在習得母語的條件下進行的,而目_母語是一直參與其中的。因此要研究中學生的英語語言學習狀態(tài),必須首先明確其母語語言的學習狀態(tài)。這樣,我就很容易的形成了中學生一入學時的英語學習狀態(tài)。我的研究也就以此開始,進而通過高考復盤和高中英語課程標準的解讀,把握中學生在高只畢業(yè)后應有的英語學習狀態(tài)。這樣我就對中學生一開始的英語學習狀態(tài)和高三畢業(yè)后應有的英語學習狀態(tài)有整體的、系統(tǒng)的理解。在通過對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和作為一門中學課程的意義的理解,明確了中學英語教學的根本。那么作為一名老師,我要做的就是設計教學設計使得學生能在六年的中學學習中逐步的養(yǎng)成這種英語語言的意識品質,這種理論研究使得我確定了我要研究的對象的內涵實質。
2敘事研究
通過理論研究,理論上我己經(jīng)明確了要研究的對象的內涵實質。學習狀態(tài)實質上就是一種意識狀態(tài),是學生擁有英語語言意識品質的內在前提。它既不獨立在學習活動之外,也不需要臨時構造,它總是伴隨在學習活動之中,從未超出。這種意識狀態(tài)是通過“意義”來體現(xiàn)的。因此,凡是在我的研究中涉及到“意義”的,我都將通過描述性的語言來呈現(xiàn)。意義是用語言描述出來的,不能用概念來達到。并且這種描述是不帶任何先入之見的、僅以直觀為依據(jù)Zz,直觀的、具體的呈現(xiàn)其“意義”.這也是現(xiàn)象學作為描述性的科學的最主要的特點。本研究將采用描述性的語言來呈現(xiàn)內涵實質。
3行動研究
行動研究是本研究中采用的最主要的研究方法,理論研究確定了本研究的內涵實質,敘事研究用描述性的語言呈現(xiàn)本研究的內涵實質。明確中學英語教學的根本就是養(yǎng)成學生的英語語言意識品質,即英語素養(yǎng)。在此基礎上,設計我的教使得學生逐步的養(yǎng)成他們的英語語言意識品質。設計教的依舊是中學英語教學的內涵實質和不同階段學生的不同學習狀態(tài)。行動研究就是在實踐之中做。教育是實踐的,實踐是具體的,具體的是有內容的。實踐只以自身為目的。我的教學設計要具體的進行實踐,實踐就是我的教使得學生養(yǎng)成他們的英語語言意識品質。拘泥于自身和現(xiàn)實的條件,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不可能將每一個教學設計都能具體的得到實踐。因此,我會選擇其中的一些節(jié)點課進行實踐,然而這些節(jié)點課不是盲月的選擇的,是依據(jù)學生不同的語言學習狀態(tài)、新課程標準以及英語學習本身的性質特點和中學生英語學習特點等要素選取的,這些節(jié)點課都是代表性比較強的課,能夠從其中看到我想要展示的學生語一言學習狀態(tài)的一個逐步發(fā)展變化的過程,這一過程是整體的、自然的,體現(xiàn)著英語語言學習的特點,朝向英語木身,用英語木身去感染學生,最終養(yǎng)成學生的英語語言意識品質。
6、研究條件和可能存在的問題。
。ㄒ唬┞犝f讀寫技能技巧訓練下的中學英語教學,從課堂實錄來看,大部分時間都是教師在指一導學生進行句型的操練。雖然采取了各種不同的活動方式,但是其本質都是在進行直接引語變間接引語句型的操練。而未對直接引語是什么或是間接引語是什么進行解釋說明。
。ǘ肮ぞ哒撝辽稀崩砟钕碌闹袑W英語教學,把英語一概而論為工具,不當語言的使用的教學違背了英語作為一門語言的特性。這種教學形式下的英語不是作為一門語言,而是成為了一種使用工具。工具論下的英語教學只看到了英語作為一門外語的特性,卻忽視了其本身作為一門語言的特性。這樣的教學方式下的一個嚴重后果就是英語學習只注重聽、說,讀、寫的訓練或語言、詞匯和語法規(guī)則的傳授卻對語言文化的背景不甚了解。
。ㄈ跋衲刚Z一樣學習英語”理念下的中學英語教學,中學生的英語語言學習不是自然習得的,是在教師的教之下慢慢的學習的。因此,“像母語一樣學習英語”雖然有一定的借鑒意義,但這樣的一種教學方式在中學課堂中是不可取的。
上述所說的三種方式都未能很好的體現(xiàn)出英語是另外一個民族的母語這樣的一種特性,同時也忽略了中學生英語學習的特質以及中學英語學科的內涵性質特點。因此,要把握中學英語教學的內涵實質,必須既要注意到它的語言特性,又要注意到它的外語特性。
7、預期的結果。
一、分析出中學生入學初的英語學習狀態(tài)和高三畢業(yè)時的應該有的學習狀態(tài),形成了對中學生最初的英語語言學習狀態(tài)和高三畢業(yè)時應該養(yǎng)成的英語語言素養(yǎng)的理解。
二、通過對語言脈絡的梳理,找回語言的本體論地位。語言是存在的表達,英語作為一門語言,亦是存在的表達。只不過不是我們民族存在的表達,它是英語民族存在的表達。英語作為一門中學課程,有其特殊的意義。
三、學習英語就是學習另外一個民族如何使用它們的母語,中學英語教學就是教學生學會使用英語這種存在的表達,通過六年的中學英語教學逐步的養(yǎng)成學生的英語學習狀態(tài)和英語語言素養(yǎng)。
8、論文寫作進度安排。
20xx.05-20xx.06 英語發(fā)展史資料查詢
20xx.07-20xx.02 中小學英語理論教學建模
20xx.02-20xx.06 提交論文初稿
20xx.07-20xx.08 確定論文終稿
20xx.08-20xx.09 論文答辯
【英語專業(yè)開題報告】相關文章:
英語專業(yè)翻譯方向論文開題報告03-12
開題報告格式及開題報告的寫法03-21
開題報告03-02
開題報告的格式03-26
工程開題報告11-16
德育開題報告12-08
開題報告樣板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