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普通高校非音樂專業(yè)學生音樂教育現狀調查研究論文
第1篇:巴州蒙古族高級中學音樂教育現狀調查報告
課題組在庫爾勒市教育局、巴州師范學校、庫爾勒市第四中學、巴州蒙古中學、華山中學、庫車縣六中、庫車縣十小等領導的協(xié)助下,根據調研方案對上述學校開展了全面的實地考察,并順利地完成了各項任務獲得了第一手資料。在此基礎上對巴州蒙古族高級中學的調查工作中所收集的資料進行整理、歸納、分析,形成了此次田野調查工作的最終成果。
一、巴州地區(qū)音樂教育概況
6月11日下午4:30調研庫爾勒市教育局,從教育局獲得一些巴州地區(qū)中小學校分配的情況如下:
二、巴州蒙古族高級中學音樂教育現狀
(一)學校音樂教育概況
巴州蒙古族高級中學始建于1983年,是一所州直屬全日制高級中學。學校占地面積14392平方米,建筑面積21635平方米,共有教學班48個,其中高中29個、初中19個。有漢語、蒙語、雙語三種授課班級,其中雙語班12個、蒙語班8個、漢語班30個。學生1544名,其中蒙古族學生648名,漢族學生896名。教職工237名,其中專任教師217名,專任教師中研究生5人,本科196人。
1.音樂組教師隊伍建設情況
本校有音樂教師6名,蒙古族教師4名,漢族教師2名,均為本科學歷。其中高級職稱兩名,中級職稱3名,初級職稱1名。學校會根據教育局計劃,定期安排教師參加自治區(qū)教育廳“音樂教師國培計劃”及自治州學科教研室組織開展的中小學音樂教育業(yè)務培訓及學術研討。
2.教材使用情況
初中部分為三個班級,漢班、雙語班統(tǒng)一使用人民音樂出版社的音樂教材(漢語言、簡譜版),高中部漢班和雙語班統(tǒng)一使用的是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的高中《音樂鑒賞》。蒙語班使用的是內蒙古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音樂鑒賞教材。
3.學校教學設備配備情況
有音樂教室兩間。教學設備:鋼琴三架,多媒體便攜式音響六臺,并配有基本打擊樂器。馬頭琴教室兩間:馬頭琴25把,托布秀兒教室一間,配有托布秀兒20個。除此以外,有在建標準化音樂教室4間。
(二)教師訪談
高中部漢班
在藝術教研組的談話:
教師一:我們學校比較有特色的課程是托布秀兒課和馬頭琴課。托布秀兒課有民間藝人專門來上,馬頭琴老師是從歌舞團請過來的。馬頭琴課是在每周四的二課堂(活動課);顒诱n上還開設有葫蘆絲、手風琴、電子琴、竹笛。學校配備馬頭琴25把,托布秀兒20把。我們還從歌舞團請來了舞蹈老師為我們指導。學校學生還參加那達慕大會、點燈節(jié)的表演,學校還開設有民族特色教育,如有江格爾頌班、長調班、薩沃爾登班、托布秀兒班、民族手工藝班。
教師二:蒙古族,高一音樂教師。我們學校的課間操采用的是由本校老師編排的蒙古族語版《小蘋果》,并且這段舞蹈還上過電視節(jié)目。但是沒有編寫校本教材,蒙語班學生音樂課上采用的教材為全疆通用的內蒙古教育出版社的蒙語版音樂教材,教材的內容為音樂課的共通內容和本土特色內容。我自己本身比較擅長音樂制作,制作過很多電視臺演出的音樂。
教師三:我們學校有自己的校本教材,是去年編好的,分別有合唱、電子琴教材,但是還未投入使用。我們的校園活動有“我是歌手”中華傳統(tǒng)文化展示,主要是蒙古族的特色音樂文化,在藝術節(jié)、藝術展演、那達慕大會、點燈節(jié)、“盛世中華”、“自治州成立六十周年”上的演出。
采訪者問:那是否開展民族音樂教育特長班?
教師四:我們學校沒有開設特長班,原因是現在有太多私立的音樂培訓機構,學校領導也不太重視音樂教育,比較偏重文化課的升學率,并且能考上藝術類院校的蒙古族孩子很少,孩子們也沒有這個意識,我們也沒有這個意識。而且音樂課教材上的歌曲曲調普遍很高,孩子們唱不上去,但這也與孩子們的接受能力有關。
(三)問卷統(tǒng)計
1.教師問卷統(tǒng)計
調查人數:3,工齡分別為1年、23年、27年,職稱為初級1名、中高級各1名,分別畢業(yè)于新疆藝術學院、新疆師范大學、新疆教育學院,學歷均為本科?蒲谐晒1名教師5篇以上、1名2~3篇,還有一位沒有科研成果;授課內容:教學生唱歌、欣賞音樂;教學用具:鋼琴、電子琴、錄音機、多媒體等;學校舉辦的文藝活動:校園藝術節(jié);使用教材為國家教材。
注:蒙古中學在教師培訓方面,需要接受新的學習機會和新理念,加強專業(yè)知識技能的提高,研究新課程理念,定期集中探討教唱讀譜的能力,不斷探索適合學習接納的教法和技能。
2.學生問卷
高一(7)班音樂教育現狀調查統(tǒng)計
實行雙語教學;上音樂課的目的:可以緩解學習文化課壓力,個人興趣愛好,為考上藝術類大學,學音樂可以提高個人素質;對音樂教材的喜歡程度:僅有少數人不喜歡,多數人都很喜歡;對本民族音樂感興趣程度:90%的學生都很感興趣;參加文藝活動情況:有44%的`學生經常參加,41%的有時參加,15%的偶爾參加;民間藝人進課堂情況:經常76%,有時12%,偶爾6%,從來沒有6%;民族特色聲樂與器樂教學:馬頭琴、托布秀兒、呼麥、長調、冬不拉;音樂欣賞課曲目選擇:本民族民歌、長調、呼麥、外國交響樂、民族管弦樂;文藝活動:校園文化藝術節(jié)、那達慕大會、江格爾頌、詩歌朗誦;學生學習器樂情況來看,主要有馬頭琴、托布秀兒、小提琴、架子鼓、吉他、鋼琴等。
從調查結果來看,學校很重視民族音樂教育,把很多蒙古族特色的音樂元素運用于教學實踐中,但是學生上音樂課的積極性不高。解決問題方案:該學校根據學校具體情況編寫一些蒙古族音樂元素的校本教材,針對學生的專業(yè)設置江格爾、馬頭琴、托布秀爾、長調、薩吾爾登等課程。讓學生學習本民族音樂的同時了解自己民族的音樂文化,從而珍惜自己民族的音樂文化,讓民族音樂能夠更好地傳承下去。
三、總結
本課題調查組對巴州地區(qū)各級各類學校的分布、音樂教師的分布、蒙古族高級中學音樂教育現狀的調查研究,主要針對音樂組教師隊伍建設情況、教材使用情況、學校教學設備配備情況,還有對教師訪談、問卷,學生問卷進行調查。針對巴州蒙古族音樂教育現狀,可以從開發(fā)本民族特色的學校音樂教育課程,傳承與創(chuàng)新民族特色的音樂文化進行研究。
第2篇:普通高校非音樂專業(yè)學生音樂教育現狀調查研究
本文以南昌航空大學非音樂專業(yè)學生為具體研究對象,從該校音樂教育的實施、大學生自身音樂素養(yǎng)等角度入手,進行問卷調查,以此來研析注重音樂教育對人的整體素質發(fā)展的影響,及如何提升非音樂專業(yè)學生對音樂的鑒賞能力。
教育不僅僅是人們道德修養(yǎng)、科學技術、文化知識、精神文明的繼承發(fā)揚,還是歷史文明的薪火相傳。它長期以來就承載著人們的美好愿望,人們可以通過教育發(fā)現各種存在的問題,而音樂教育伴隨著人們經歷著一個悠久的歷史。在每一個較完美的教育理念中都包含著音樂教育。目前的音樂教育不僅僅是單純的借用聲音表達出世界獨特的美,還更是一種承擔著社會教育責任,嚴格的校園授課計劃。進一步養(yǎng)成學生的感知能力,藝術領悟和賞析,提升審美水平。音樂是美育里不可缺少的內容,可以有效的增強學生體會音樂的能力。但是由于近年來應試教育帶來的各種問題,音樂教育脫離了社會發(fā)展的需要,大部分人認為普通高校的音樂教育無關緊要,這種想法無疑是錯誤的,我們一定要正視該種片面的觀念,摒棄錯誤觀點,使音樂教育回到其人文學科所特有的審美、創(chuàng)新、基礎教育的初衷。
音樂教育在高等院校中主要是針對非音樂專業(yè)的學生,以課堂為首要的方式,同時將文化藝術活動作為平臺,其中包括了賞析和相應的文化內容。經過在校園中的調查,抽取了部分有效問卷得出以下結論:學校開設選修課程以文化哲學類較多,音樂選修課中以欣賞音樂為主。
一、對于開設音樂課程不合理的分析
通過對有效問卷進行分析,問卷結果主要反映了以下幾個問題:(1)學校以音樂欣賞為主開設選修課程。但是以學習欣賞歐洲古典音樂為主,在本名族音樂中涉及的非常單一,讓學生學習的單調且枯燥。學校并不是按照學生自己的水平跟需要而開辦的,卻是按照學校的老師資源被動開辦的;(2)在國內從小學開始一直到高中都要學習音樂的,然而很多同學在來大學以前,他們原先的學校很少開設,這與目前的標準存在很大差距,從而致使這方面的素質都不是很高?。在許多普通學校非音樂專業(yè)同學的眼里這是非常遺憾的,因為這是他們?yōu)閿挡欢嗄苓M行陶冶情操的機會。
二、對普通高校音樂教育緩慢的思考與對策
迄今為止,音樂教育在國內外大部分的普通高校中得到更深層次的發(fā)展。但是在我國,許多高等院校很少開辦音樂選修課,特別是在一些中小型城市設立的高校尤為明顯。本人認為高等院校應該大力弘揚民族的傳統(tǒng),提倡高雅的藝術。著重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才,尤其在整個音樂課堂上,要從各個方面學生的藝術素質,與現代教育模式相結合。
(一)音樂教育應當注重學科交叉
藝術是一個領域較廣的學科,囊括了各種不相同的類別。從藝術早期誕生開始,就繁多復雜,形式多樣的'。隨之在悠久的歷史發(fā)展進程中,藝術類別更是越來越涌現出多樣化。從整個藝術發(fā)展的角度來看,多觸及多一些藝類別,多知曉一些藝術語言,具有對藝術類別的欣賞能力,在對學習音樂的道路上是十分有益的,特別是音樂、舞蹈、繪畫、雕塑等上。在日常生活中,音樂和繪畫經常融合在一起,如:聽歌時、在圖畫里顯現的圖案是不相同的,兩者是通過本身的個人感情進行相互結合的;現如今學科交叉已經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和關注,在許多領域中已經進行了嘗試和實踐。
(二)運用網絡教學
隨著時代的進步,網絡技術、科技信息得到前所未有的發(fā)展。目前遠程教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在觀念、過程還有方法及其師生他們角色等許多層面賦予其教學整個不一樣內涵,其電化教學極大優(yōu)勢是不言而喻的。音樂教育的訊息資源開發(fā)也有了進一步的提升。面對網絡訊息時代,對于音樂教育開展的一般的高校,也可運用長途通訊網絡指導,構建音樂教育信息服務平臺,拓寬網絡環(huán)境里面那些與音樂教育相關信息資源,和其他高校共同開展相互聯合其在線服務。
三、總結
音樂教育不僅可以提升人的個人氣質以及品味,提高個人的音樂修養(yǎng),還可以增強人格魅力,熏陶個人的內心世界,使人達到和諧愉悅的境界。然而,目前從全國范圍來看,普通高校的音樂教育也始終停留在起步階段,這對于如今高速發(fā)展的社會并不相適應。當今的社會需要的不再只是純粹的專業(yè)性人才,而是綜合素質較高的復合型人才。而決定這些人才的多少,就與高校的教育息息相關,這其中就包含了音樂教育。大學生整體音樂素質的提高,能促進整個國民素質的提高。
【普通高校非音樂專業(yè)學生音樂教育現狀調查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音樂教育專業(yè)論文08-07
音樂教育專業(yè)論文06-11
音樂教育論文:高中音樂教育現狀及改進策略10-16
非音樂專業(yè)聲樂教學論文10-29
音樂教育專業(yè)論文(15篇)09-14
音樂教育專業(yè)論文15篇10-04
對普通高校音樂教育與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的思考07-21
音樂教育論文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