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初中生物科學論文模板
生物課程的根本任務是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提高全民科學素質,特別是青少年科學素質,是關系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大事,是科學教育的神圣使命!币韵率切【幘臏蕚涞某踔猩锟茖W論文模板,大家可以參考以下內容哦!
摘 要:本文介紹了作者工作多年以來,注重發(fā)揮學科的資源優(yōu)勢,依托初中生物教材,逐步提升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yǎng)的一些做法:在課堂中放手讓學生講、演,轉變學習方式,提升學生的生物科學知識素養(yǎng);在探究實驗中,放手讓學生討論、探究、實驗,提升學生的生物科學方法素養(yǎng);在生物課外科技活動中,放手讓學生參觀、調查、訪問,提升學生的生物科學精神素養(yǎng);在校本課程編寫中,放手讓學生搜集、設計、撰稿,提升學生的生物科學興趣素養(yǎng)。
關鍵詞:初中生物 提升 科學素養(yǎng)
世界科技創(chuàng)新步伐的加快與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實施把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促進學生和諧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和人文精神擺在了教育的重要位置?茖W素養(yǎng)這一概念伴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課程改革運動而系統(tǒng)確立起來,把科學素養(yǎng)作為科學教育的目標已在世界各國達成共識?茖W素養(yǎng)包括科學興趣、科學知識、科學方法和科學精神四個核心要素,既要對青少年進行責任感、團隊精神、追求真理、堅持真理等規(guī)范性教育,又要通過具體知識的傳授,培養(yǎng)學生對科學研究的興趣,促進其個性的健康發(fā)展,促進其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完善,提高他們的創(chuàng)造能力。
生物課程的根本任務是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疤岣呷窨茖W素質,特別是青少年科學素質,是關系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大事,是科學教育的神圣使命!睋(jù)研究資料顯示,科學素養(yǎng)教育成果的顯現(xiàn)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我國又是一個經(jīng)濟、社會、文化等領域發(fā)展相對落后的發(fā)展中國家,開展青少年科學素養(yǎng)教育,就顯得尤為重大、突出和緊迫。作為生物教師,作為生物科學教育在生物課堂的代言人,不僅要完成生物學科知識體系的傳授,更要注重對科學的共性、本質和研究方法的指導,并在此過程中引導學生對科學研究的感悟,對人與自然和社會和諧關系的認同,對自己行為準則的規(guī)范。
我工作多年以來,注重發(fā)揮學科的資源優(yōu)勢,依托初中生物教材,逐步提升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yǎng)。具體做法是:
一、在課堂中放手讓學生講、演,轉變學習方式,提升學生的生物科學知識素養(yǎng)
生物課程目標涵蓋了生物學知識、能力以及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是要通過每節(jié)課或每項活動來逐步完成的。課堂教學一直是實施新課程的主陣地,教學模式的改革,只有在課堂上體現(xiàn)出來才是可行的、有效的、成功的。我在“以人為本”教學思想的指導下,進行了一系列的教學改革。針對不同內容設計不同的教學模式,如實驗探究課、中心概念形成課、多媒體與課堂教學整合課、問題模式課和學生主講課等。例如,我在學生充分預習的情況下,給每組學生分別安排不同的展示內容,由學生主講,并用小品、角色扮演、講述、談話等多種多樣的手段,把知識講解得淋漓盡致,使我真正認識到了“你給學生一個機會,學生會給你一個奇跡”的內涵。
二、在探究實驗中,放手讓學生討論、探究、實驗,提升學生的生物科學方法素養(yǎng)
生物教學不僅是教師講解和演示的過程,也是師生交往、共同發(fā)展的互動過程,教師必須向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讓學生親自參與和實踐。發(fā)展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離不開科學的學習過程?茖W的核心是探究,教育的重要目標是促進學生的發(fā)展,科學課程應當將這兩者相結合。突出科學探究的學習方式,應給學生提供充分的科學探究機會,讓學生通過手腦并用的探究活動,體驗探究過程的曲折和樂趣,學習科學方法,發(fā)展科學探究所需要的能力并增進對科學探究的理解。新的課程標準突出了科學探究的重要性,將其放在科學教育的中心環(huán)節(jié)上,著力于發(fā)展每一個學生對科學的理解力和從事科學探究的能力,讓學生像科學家那樣探索和思考,在積極參與科學探究的過程中逐漸對自然界有所認識。
三、在生物課外科技活動中,放手讓學生參觀、調查、訪問,提升學生的生物科學精神素養(yǎng)
生物學習注意課內外活動相結合。教師應打破課堂內外的約束,有計劃地安排好需要較長時間才能完成的活動,包括必要的調查、訪問、參觀等,充分利用多種教學資源,保證活動時間。生物課外科技活動是生物學習的重要形式,生物課外科技活動主要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進行的一些與生物科學技術相關的試驗、考察、種植等實踐活動。一般情況下,課外活動以學生的實踐活動為主,突出學生的活動主體地位,活動內容和課程標準所規(guī)定的教學內容是相聯(lián)系的。在課外活動過程中,學生通過親身實踐去擴大、加深和鞏固課內所學到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通過生物課外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質。但由于課外活動的內容具有多樣性、廣泛性,容易與課堂教學內容脫節(jié),因此,生物課外活動應圍繞課堂教學內容擴展和加深。這樣,學生在課外活動中不僅可以學到一系列科學工作方法和技能技巧,增強學習的興趣,而且可以達到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創(chuàng)新精神、科學實驗素質和熱愛生物環(huán)境科學的良好品質。
四、在校本課程編寫中,放手讓學生搜集、設計、撰稿,提升學生的生物科學興趣素養(yǎng)
為凸顯學科特色,充分發(fā)揮生物學科優(yōu)勢,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筆者創(chuàng)造性地開發(fā)了一批注重激發(fā)學生潛能的校本課程。在編寫校本課程的過程中放手讓學生搜集、設計、撰稿,并讓學生制作豐富多彩的多媒體課件。多樣的校本課程使學生獲得能力、情感的提升,喚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學生的生物科學興趣素養(yǎng),也為他們獲得成功提供更多的機會。
基礎教育需要通過一系列學生主動參與的科學探究和技術設計活動,才能使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逐步發(fā)展并成熟。科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和提升,是教育與教學的統(tǒng)一,是一項需要多方緊密配合、共同實施的系統(tǒng)工程。依托初中生物教材,提升學生生物科學素養(yǎng)將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參考文獻
[1]顧志躍,丁沅.走進科技教育[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
[2]葉禹卿.科學新課程與科學素質培養(yǎng)[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2.
[3]丁邦平.反思科學教育[J].中國教育學刊,2001(2).
[4]鐘啟泉.國外“科學素養(yǎng)”說與理科課程改革[J].比較教育研究,1997(1).
[5]朱賢,陳劍華.關于科學教育的思考[J].外國教育資料,1999,2).
【初中生物科學論文】相關文章:
地理科學論文11-30
醫(yī)學科學論文的撰寫11-20
重視醫(yī)學科學論文的寫作03-05
2017生活中的生命科學論文03-07
科學論文格式要求和科技論文寫作技巧03-10
教師如何指導學生開展科學論文答辯03-20
初中生物教學論文03-09
初中生物教學論文07-22
初中生物教學論文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