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論建筑工程造價控制與治理
摘要:從建設單位的角度對工程造價的控制與治理進行研究和探討,綜合相關的理論研究及實踐經驗,主要從建設工程的投資決策階段、設計階段和實施階段三個階段對工程造價的控制與治理進行闡述,通過對項目全過程造價控制與治理,尤其對設計階段的工程造價控制與治理,以達到對整個建設項目造價控制的目的。關鍵詞:工程造價;全過程控制;投資決策
1 引言
長期以來,我國普遍把控制工程造價的主要精力放在預結算上,算細帳,結果是事倍功半,控制的目的沒有實現(xiàn),概算超估算、預算超概算、決算超預算的“三超”現(xiàn)象卻屢禁不止,嚴重困擾著建設工程投資效益治理。加強工程造價治理,就是要公道確定和有效控制工程造價,其目的不僅在于把項目投資控制在批準之內,更在于公道使用人力、物力、財力、控制固定資產投資效益。
2 投資決策階段的工程造價控制與治理
建設工程造價控制與治理工作貫串項目建設的全過程,而決策階段各項技術經濟的決策,對項目的工程造價有重大影響,特別是建設標準水平的確定、建設地點的選擇、工藝的選擇、設備選用等,都直接關系到工程造價的高低。占有關資料統(tǒng)計,在項目建設各階段中,投資決策階段對工程造價的影響程度最高,可達到80%-90%。因此,項目投資決策階段的造價控制是決定工程造價的基礎,它直接影響著各個建設階段工程造價的控制是否科學公道。
第一方面在投資決策階段做好基礎資料的收集,保證詳實、正確。
第二方面認真做好市場研究,是論證項目建設必要性的關鍵。
第三方面做好方案優(yōu)化是控制工程造價的關鍵。
第四方面是公道確定評價價格和基準參數(shù)是做好經濟效益的基礎。
財務評價是在國家現(xiàn)行財稅制度和價格體系下,計算項目范圍內的效益和用度,分析項目的盈利能力、清償能力,以考察項目在財務上的可行性。在財務評價中,評價價格的選用是項目經濟評價的關鍵,直接影響評價的質量。目前在經濟評價報告中,產品銷售價格按市場價格計算,不考慮計算期內價格相對變動,這樣,若產品銷售價格逐年下降,那么就夸大了項目的效益,假如產品的價格是逐年上升的,就縮小了項目的效益。顯然,經濟評價僅用當時的市場價格來編制是不夠的,這就要求評價職員針對不同項目的特點,結合市場分析、競爭力分析、不確定性分析等因素選取多種價格方案并加以分析,以使投資者對項目未來的效益有充分的了解和減少項目投資風險。
3 設計階段的工程造價控制與治理
項目勘察設計是一項政策性、技術性、綜合性非常強的工作,是建設項目進行全面規(guī)劃和體現(xiàn)實在施意圖的過程,是工程建設的關鍵,對工程項目的造價及竣工后能否獲得較好的經濟效果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應該說,控制造價必須從投資決策階段開始抓起,這才是從龍頭抓起。但是,由于投資決策時連方案都沒有,要確定準投資額也確實不那么輕易,尤其民用建筑變化比較大,固然都是賓館飯店,可是由于建筑方案不同、設計標準不同,所選用的材料設備不同,所采用的結構形式不同(當然施工地點、方法、治理的不同也是造成造價不一樣的重要原因),致使它們的造價是千差萬別的。因此,固然建筑種別相同,但很難有相同的工程造價。在設計階段,由于針對的是單體(具體項目)設計,是從方案到初步設計,又從初步設計到施工圖,使建設項目的模型顯露出來,并使之可以實施。因此,這一階段控制造價比較具體、直觀,似乎有看得見、摸得著的感覺。在設計過程中,可以利用價值工程對設計方案進行經濟比較,對不公道的設計提出意見,從而達到控制造價,節(jié)約投資的目的。
3.1 設計階段的工程造價控制與治理的主客觀條件
設計階段控制與治理造價的主觀條件是:業(yè)主(建設單位)非常真誠而且迫切需要控制造價,設計單位不但有水平非常高的設計師而且還有非常精通造價業(yè)務的造價師。這樣,業(yè)主、設計師、造價師三方密切配合才有可能在設計階段控制造價,而缺一方都是不可能的。設計單位應有完善的造價控制系統(tǒng),每一建設項目都有一套完整的估算、概算、預算。
設計階段控制與治理造價的客觀條件是:國家(包括中心和地方的各級政府)要有相應的、明確的政策法規(guī)。特別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對設計概算要有明確的規(guī)定,一定要有資質的單位和人才能編估算、概算、預算,不能是什么人都能干。要建立嚴格的概算審查制度和對編制單位、編制職員的審核檢查制度。同時,要賦予造價師一定的權力,還要建立責任追究制度。
3.2 設計階段造價控制與治理目標的確定
當明確了控制造價的關鍵在設計階段和設計階段控制造價的條件具備時,要控制造價就要公道的確定控制目標。
設計階段控制造價的目標一般是用投資估算(一般是可行性研究的投資估算)作為方案設計估算的控制目標,用方案設計估算作為初步設計概算的控制目標,假如有技術設計時用初步設計概算作為技術設計修正概算的控制目標,用修正概算作為施工圖預算的控制目標,假如沒有技術設計時就直接用初步設計概算作為施工圖預算的控制目標。 3.3 設計階段造價控制與治理的方法
公道地確定設計階段造價控制的目標值以后,就要采用科學的方法對造價進行控制。設計階段控制造價的方法有:利用價值工程對設計方案進行評估,進行限額設計,搞標準化設計。這些方法對設計階段控制造價確實也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當前要夸大的是;加強對設計階段方案估算、初步設計概算、施工圖預算編制的治理和審查是至關重要的。工作實際中經常發(fā)現(xiàn)有的方案估算不夠完整,有的限額設計的目標值缺乏公道性,有的概算不夠正確,有的施工圖預算或者標底也有不正確的地方。
實際工作中經常有這樣的題目:初步設計概算不準,與施工圖預算相比,差距很大。當前初步設計概算確實存在一些質量題目,造成其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是:有些初步設計圖紙的深度不夠,有些概算編制職員缺乏責任心,概算與設計脫節(jié),又與施工脫節(jié),工程量算錯,定額套錯,間接費計取錯誤等都時有發(fā)生。從這些年的概算抽查實踐來看,概算審查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避免重大錯誤的發(fā)生,避免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如在概算審查中就發(fā)現(xiàn):有的寫字樓概算,居然在概算匯總時將整個弱電工程概算遺漏;有的多層住宅樓概算,居然沒有內墻的工程量。這些都是不應該發(fā)生的。
4 實施階段的工程造價控制與治理
長期以來,我國工程造價控制與治理一直是將重點放在工程項目的實施階段,相關的治理理論和實踐經驗較全面,現(xiàn)對實施過程中各相應階段的工程造價控制與治理進行扼要闡述。
4.1 招投標階段
通過投標競爭,業(yè)主擇優(yōu)選定承包商,有利于降低工程造價,是造價控制的一個重要手段。因此一是要堅持公然、公平、公正的原則,加強對招投標的監(jiān)視;二是要不斷進步標底的編制質量和評標職員的業(yè)務素質,切實防止壓標或低價搶標;三是要嚴格禁止招標人利用施工企業(yè)“找活”心切的特點,人為地要求施工企業(yè)壓價讓利和提出墊資施工等條件;四是標底的確定原則上應使招投標雙方都有利可圖,達到雙贏的目的。
4.2 施工階段
即把設計變成具有使用價值的實體的過程,也是實現(xiàn)工程造價有效控制、為公道確定工程造價提供原始依據(jù)的過程。業(yè)主可建立項目造價控制責任人制度,由工程造價咨詢單位的專業(yè)職員對項目造價控制負責。嚴把簽證關,嚴格控制工程變更,盡量減少變更用度,審核評估相關索賠等。沒有項目造價控制責任人簽名的簽證不得結算工程款,同時對工程付款進度進行控制負責,防止工程款超付。
4.3 竣工驗收及后評價階段
工程竣工結算是工程造價公道確定的重要依據(jù),無論施工單位還是業(yè)主都十分重視工程價款的審計結算。工程結算書由施工單位編制,經業(yè)主委托有資格的中介機構進行審查。編制工程結算不僅直接關系到建設方與施工方之間的利益關系,也關系到項目工程造價的實際結果。工程結算要按照國家有關政策和規(guī)定,實事求是進行編制。實踐證實,通過對工程項目結算的審查,一般情況下,經審查的工程結算較編制的工程結算價款相差10%左右,有的高達20%,對控制投進節(jié)約資金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5 結論
加強工程造價控制和治理,建設單位、造價咨詢單位、監(jiān)理單位、設計單位以及審計單位等要進步熟悉、充分重視、共同努力、恪守職責,尤其是加強前期階段的主動控制,才能有效控制工程項目建設的總投資,才能真正進步經濟效益,降低工程造價。
【論建筑工程造價控制與治理】相關文章:
論建設工程造價的控制與治理03-20
論建筑工程造價的控制與管理03-18
論企業(yè)治理中的控制治理03-24
論公司治理與內部控制的關系07-04
論工程造價管理和控制03-18
論電力工程造價的公道控制02-26
論建筑裝飾企業(yè)的資金治理03-22
論建筑企業(yè)治理中的題目及對策12-09
論企業(yè)應收帳款治理中的風險控制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