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試析建筑設計對當前文化信息的演繹
論文關鍵詞:文化 建筑設計 歷史斷面 空間分布
論文摘要:從歷史斷面和空間分布的角度闡述了又化的連續(xù)性、貫通性、民族性及地域性,指出建筑設計是對文化的解讀與再現(xiàn),以建筑的形式來表達文化的信息,建筑設計是當前背景下文化信息再現(xiàn)的過程,并以文化表達的方式存在著。
文化的發(fā)展具有歷史的連續(xù)性,歷史的貫通性,建筑也必須隨之而發(fā)展。建筑設計與創(chuàng)造就是在當前背景下即歷史延續(xù)的當前斷面的前提下,對文化的解讀與再現(xiàn),以建筑的形式來表達文化的信息。積淀的文化指導、制約著建筑創(chuàng)作過程并作為一種元素參與了建筑創(chuàng)作,另一方面設計活動的成果—建筑又表達與再現(xiàn)著文化的意蘊,并作為文化的一種表達方式不斷發(fā)展著,豐富著文化的歷程。建筑與其所處的文化整體環(huán)境有著同構的關系。我們要學會從歷史橫斷面上讀取時間序列,從空間分布上讀取運動方向。
1)文化是不斷前進的,有歷史連續(xù)性、貫通性,從歷史橫斷面上讀取時間序列,尋找當前時代的文化基石,依次指導建筑設計,使設計活動能夠真實的反映“當前”文化形態(tài)的信息,以利于當前時代作為未來的歷史斷面的文化信息得以順暢的延續(xù)。
那么,文化是什么。齊康先生在一次研討會上曾言:“文化是指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chuàng)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是物質,又是精神;從狹義來說,它又是社會歷史形態(tài)以及相適應的制度和組織機構。文化是一個歷史現(xiàn)象,每個社會都有相適應的文化,并隨著社會物質生產的發(fā)展而發(fā)展……”川當然對于當前時代來講,最重要的是當前斷面的文化信息、內涵與特征,其次就是它隨之所演繹的歷史信息與折射的未來信息。
建筑文化有傳承、轉化和創(chuàng)新精神,其設計活動也就是對這種精神的體現(xiàn)。創(chuàng)新從傳承中來,而且是歷史的傳承。要經過我們今天的消化來變成今天的東西,這就是傳承。而轉化就是要把各個要素轉化成為我們今天的東西。換句話說,創(chuàng)新來自于傳承與轉化,基于今天的形態(tài),而傳承與轉化扎根于不斷延續(xù)的文脈,當前的形態(tài)是當前歷史斷面的文化的映射。未來始于過去,過去與現(xiàn)在都將成為未來的歷史,歷史不僅是相關的,而且是創(chuàng)造新事物的基礎。從一定的政治經濟技術背景下以一定形態(tài)出現(xiàn)的建筑歷史的羅列就足以印證,梁思成先生曾言:“建筑藝術是隨同文化的發(fā)展而不停地前進著的。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也就是人們的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的要求提高了,就必定要求建筑在實用上滿足更多方面的需要,在藝術方面更優(yōu)美,更能表達思想內容。所以建筑文化各個時期主創(chuàng)的特點都要有一定形態(tài)來表現(xiàn),并且總是以時代的風格出現(xiàn)的,而各個風格的羅列也是有次序的。對于現(xiàn)代新技術、新建筑文化的中國建筑的訴求,也正是對這個問題的思索。
2)文化又是散布于不同地域,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的,從空間分布上讀取運動方向,尋找民族地域文化特性,據此影響建筑設計,使設計活動能夠真實的反映“當?shù)亍蔽幕螒B(tài)的信息,以利于地域特性作為情感歸屬的文化信息得以更好的表達與維持。
文化是有民族性和地區(qū)性的。通過民族形式的發(fā)展,形成了它的傳統(tǒng)。幾千年來,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地區(qū),在不同的社會發(fā)展階段中,各自創(chuàng)造并形成了自己的傳統(tǒng),形成了不同的特征。隨著各民族的活動范圍的逐漸擴大,彼此之間的接觸交往越來越頻繁緊密,相互之間的影響越來越大。在這種交流與發(fā)展中,每個民族都根據自己的需要來吸收外來的東西,每個民族的文化都在緩慢的并不斷的改變、發(fā)展著,但仍保持著自己的民族特征。這是因為我們需要這些特征的存在,那是一種情感的寄托,是歸屬感的訴求。
記憶是有情感的,是一種精神的寄托,建筑也承載著這種寄托。建筑是物質的,非物質的,精神的。建筑不僅具有實用功能,可以滿足人們的物質生活需要,還具有審美功能,能夠滿足精神生活需要,其作用于情感體驗的特點又使它能與人們的心靈直接溝通,使其作為一門藝術在世上起著作用。所有這些使得它作為人類文化的載體,充分地表現(xiàn)著人類文化的內涵。作為歷史見證屹立許久的諸多建筑,應盡量全面系統(tǒng)地反映各民族和各地域的歷史和它們的文化。城市設計,并不是設計師個人主觀精神的表現(xiàn),而是某種文化環(huán)境中的思想意識、時代風尚、社會倫理、群體心態(tài)的映射。中國的私家園林和皇家園林的風格差異,就是文人墨客和皇室貴族這兩種文化群體心態(tài)、思想意識形態(tài)通過建筑師的勞動得出的反映。從園林本身難以看出哪一位設計師的獨特之處,但卻可以鮮明的感受到高雅的書卷氣息和富麗的貴族氣息的不同。但它們又同是中國園林,顯示了與自然融合相親,“天人合一”的格調,而與西方古典園林高居于自然之上的思想明顯不同,從而在更高一級的層次上即中西文化環(huán)境中顯現(xiàn)出不同民族的不同群體心態(tài)。中國古代的建筑設計,和中國的畫卷很像,用一步步發(fā)展的手法,把你由開頭領到一個最高峰,然后再慢慢地收尾,比較有層次,而且趣味深長。這一切的設計活動,都是以某種哲理觀念為基礎的。這種哲理觀念形成人們的建筑觀,指導其建筑的構思和營造。這就是地域文化深人建造活動的結果,地域性的情感指導著建筑設計,并通過建筑向人們訴說著文化的情感。
[1][2]下一頁
【試析建筑設計對當前文化信息的演繹】相關文章:
試析信息文化影響下的信息傳播機制03-23
試析旅游資料翻譯中跨文化信息轉化03-21
試析漢字里所蘊涵的飲食文化信息03-19
試析對當前大學生誠信現(xiàn)狀調查及教育反思03-19
對當前我國包裝文化的美學思考02-27
試析中國家族文化批判03-18
試析大眾文化批判論文12-01
試析英語寫作中的文化意識03-20